就算內容再操蛋,只要不違背勞動法就行。在這個基礎上,只要出現糾紛,那就擱置,讓當事人慢慢磨。
毫無疑問。
藤井沒有保護選手的義務。
所以秦浩這條微博,反而抓住了問題核心。那就是選手作為弱勢群體,到底該怎麼維權。
除了眼光放明白點,還有其他方式嗎?
總不能入職的時候,只能賭公司當人。一旦公司不當人,被坑了只能和著血往肚子裡咽…
看完。
各戰隊高層自是目瞪口呆。
只看口吻,還以為這是人大提議。
SN經理嗤笑,PDD皺眉,只有選手和不少網友對秦浩印象極佳。
順著這個邏輯往裡想就知道,如果管理能夠正規,再慘再慘也就是浪費二到三年的職業壽命,不會再出現西卡那樣的極端例子。
畢竟西卡曾經自嘲過:哪怕LPL倒了,他都不會退役。
事情越鬧越大。
原來還只是三方混戰,現在微博王下場,直接助力左手喜提熱搜。當天下午2點,#Knight被雪藏#的詞條衝到熱搜第八。
“嚴格來說,我們只是稽核。”
藤井,辦公室。
有人提道:“本來就沒資格管。”
“秦浩才18歲,很多東西都是從課本和網上學來的,有點幼稚很正常。”
“別管他拱沒拱火,現在的問題是,SN不想放,BLG付了錢,YM反倒撇清了。”
“SN又不為錢,又不為人,到底為了什麼。”根據那張朋友圈截圖,SN內部沒覺得Knight特別有培養價值。
何況藤井稽核過Maple的合同。
知道SN跟Maple簽了1+1,已經湊出了世界賽十六強中輔外加冠軍上單的人員配置。
怎麼看。
都比培養新人強。
“為了面子唄。”
“拖了這麼久,搞得SN有點煩了,想給PDD一個教訓。”有人猜測。
“BLG那邊怎麼說?”
“他們不願意再付一筆轉會費。再說了,這經費怎麼批?總不能跟上面說,SN跟YM翻臉,他們打算花錢平事。”
“YM撇出去了,BLG不想付錢,那誰來,我們嗎?”藤井救Uzi那次,都是牽線讓QG和虎牙付錢。
“那…不管?”
這才是常規做法。
畢竟拖欠工資、不發獎金的事多了去了,管的過來嗎。結果當即就有很多人說不妥,理由是這事影響不好。
“新人裡面,Knight的討論度不低,更別提他首戰對位失利,被各論壇掛在主頁嘲了好幾天,很多人都認識。”
“另外,秦浩現在下場帶了波節奏,我們不把這事平下來,其他俱樂部有樣學樣怎麼辦?到時候也別辦聯賽了,天天陪著他們打官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