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覆盤,紅米藉助翻譯向兮夜提問。
“我看他們要過來騷擾,想著先打套技能,沒想到輔助也過來了……”兮夜說出當時的判斷:“對面中野都沒控,我想換套血。”
“秦浩,說下你的想法。”
Heart見WE隊員有點暈,幫忙道。
“我們提前做了一輪視野,龍坑眼最後被排的時候,有看到打野打醒先鋒往裡拉,這樣中路能蹲的位置只有草叢,且上路暫時沒那麼快靠近下側。”
秦浩繼續說:“再加上你們中路玩的妖姬,肯定願意換血,我就讓輔助卡個視野,我去勾引,只要敢踩上來,我們就能逼掉妖姬狀態。
就算忍住了沒交,也能靠著搶草騷擾你們打先鋒。
因為我們下路沒過來,而且我是後接的中線,不會犧牲發育。”
“再一個,看到我們想靠,打野應該提前把先鋒拉出來,不然妖姬位置會有點脫節……”
這版本。
最穩妥的肯定是下路趕在十分鐘前推了對面下一塔,然後跑到上路送線,順勢吃先鋒。
其次就是10分鐘左右上半部戰力高,小規模團佔據優勢,能靠著線權先一步落位。
當然。
就算吃到峽谷先鋒,也只是推塔戰術的一個延展。
而在推塔戰術裡,下路不可能是配角。
想給出更多的兵線壓力,就必須有個好摸塔的單位在,否則太容易被對面的前排擠出來。
正如此。
當前版本,簡單概括就是誰上下路打得好誰就好贏,分推和抱團推進成了主流選擇。
也正因為推塔戰術被加強,支援型的中路英雄才能在賽場上活躍。
畢竟只要能支援一波,幫下開啟局面,那麼不管是提前換線,還是覺得不好接、拿先鋒交換下塔,AD都不會虧發育。
WE在先鋒這塊,需要改善的地方在於:他們只有大方向,細節梳理不夠,想問題不夠統一。
很多時候。
這就是一本經濟賬。
只要隨時知道大概的收益和虧損,圍繞先鋒的內容就很簡單。
聽秦浩講完。
兮夜腦袋已經空了。
他從沒注意過這麼多東西。
大部分時候,他都是憑感覺。
接著,兮夜看向Condi,發現Condi也沒好到哪裡去。
Heart對紅米笑笑,用韓語說:“根據對面反應,隨時更新決策這種事,我跟大湖教不了。”
“是啊。”
紅米情緒有點爆炸,這支WE最讓他頭疼的地方,就是紀律性還不夠。他容忍失誤,但討厭很低階的失誤。
&nax跟著提了一嘴:“指揮不是光靠經驗,也需要天賦。”
這一點。
紅米同意。
只是兩個人這一唱一和,像是在他面前炫耀,這是錯覺嗎?
我知道亞洲對抗賽的規則,只是這麼安排會好。因為OMG是洲際賽輸外戰,積累的矛盾,然後回來之後繼續輸比賽,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