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助手說得沒錯。
事實上,扣馬根本就弄不懂,像Penicillin那樣的對局敏銳度到底哪來的。
聯盟發展到現在。
從過去最簡單的分線邊帶,到壓中擠野區,再到更復雜的抓回城差或補視野的時機搶佔有利位置。
可以說,戰局配合度越來越高了。
配合度越高,意味著處理資訊越密。按照扣馬帶隊的經驗,五人一心只存在於想象,真到了比賽,這個技能空一個,那個技能忘記給……總會發生這樣那樣的意外。
所以,越能容忍失誤的隊伍才越強,所以推崇雙c夠穩,隊伍成績不會太差。也就是所謂的雙c兜底。
但LGD在S6破天荒搞了套不那麼吃AD對線期的打法。
靠搶節奏撐對局,看似比雙c複雜、意外更多,可他們就是能做到對線期適當放養下路,轉線給AD打錢環境,然後衝陣獲勝。
愣是靠著這套非主流打法成功奪得冠軍。
事後他們一幀一幀覆盤了很久,不下十遍。
發現這套打法,它提高野輔的存在感。
過去都說Wolf強,可SKT也沒讓輔助那麼早來中路做事,都是注意打線和視野,充其量靠著打線優勢掩護打野入侵下側和控小龍,到了轉線,才發揮Wolf的主觀能動性。
LGD卻是一切聯動看中線,想方設法解放中線回合,野輔沒事就來中路轉圈,逼迫對位人不敢裝比。
當然。
這不好學。
LGD去年做到那種程度,也還需要上單爆種,需要下路夠穩吃線別送。為了能做事,LGD把太多的部分傾斜到了穩定的控制鏈上,沒辦法合理分配輸出比重。
何況,扣馬不覺得自己的方案很差。作為教練,當然要博採眾長,學習其他隊伍的理解,但也只會集中全力,主攻適合的分配方案。
這就好像解題一樣,明明方法很多,但學的時候只會那種一兩種思路,然後靠著持續刷題庫,養出習慣。
比賽也是這樣,好的習慣比一切都重要。
嗤。
房門推開,賽訓監督無奈道:“去看看吧,我喊他不聽。”
“什麼事?”
扣馬收好筆記本,去隔壁電競間的路上,聽完了彙報。
到了之後。
小花生抱著頭坐在電競椅上,Faker盯著螢幕,其他隊員都不說話,只是眼神來回的掃。
“說了多少次,能守線的陣容不需要拼懲!”
扣馬心情不好,失去了往日的溫和,對著小花生吼了一句。這事從入隊開始,強調多少遍了,扣馬自己都數不清。
偏偏小花生改不了,他不知道這是習慣使然,還是根本不聽。如果是前者,他嘗試過很多種溝通方式,如果是後者……
氣氛更凝重了。
雖然只是一場簡單的訓練賽,但都是比賽會用到的內容。30分鐘,經濟落後二千多,少了輔助的前提下,知道了對面開大龍的資訊,小花生非要去搶。
“我都搶到了。”
“剛才樸監督聊的是搶不搶的問題?我們後期陣容,輔助復活還要20多秒,你這樣打,是想把整局遊戲都送出去?你想讓你的隊友三打五?”
“他懲戒沒我好。”在這之前,無論拼河蟹還是拼野怪,都是他贏。只要贏,有三個大龍buff種子,對面怎麼推。
“還在說這個。”
“本身這樣的判斷就很錯誤,樸監督說你2句你就不搭話。”扣馬甩了下手:“沉默沉默,不就是覺得自己沒錯。那錯的是誰?我們嗎?”
“我本來節奏很好,不是我導致的劣勢。”
看著小花生意氣風發的臉,你會覺得他私下裡很活潑。恰恰相反,他話真的少。他甚至不願意多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