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李顯坤親自出手和姜良出面所引起的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效果。
所以必須要儘可能的拿捏好節奏。
太子李顯坤知道,不到最後的一刻齊王李象也是不會使出殺招的。
這個岑文道就是一個老狐狸,經驗可以說是相當的豐富了,在什麼時間該做什麼,應該是沒有人比他更加的清楚了。
所以在這樣的時刻,太子李顯坤知道盯死岑文道的重要性。
只要可以徹底的盯死岑文道,那麼其實就等於是緩解了絕大部分的危機。
只要危機解除了,那麼也就不需要有太大的顧慮了。
每個人都會面對危機,關鍵點在於你要找出解決危機的方法。
太子李顯坤其實從一開始的時候就很清楚這一點。
所以在他看來,這根本就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
只要他可以掐死岑文道。那麼齊王黨就不會掀起什麼太大的風浪。
說到底,太子黨還是佔據了正統性的優勢的。
這個優勢可能會比他想象之中還要大的多。
只要太子李顯坤自己不要作死犯錯,那麼基本上這個優勢是不可能會被翻盤的。
哪怕是父皇也沒有辦法輕易的廢立太子。
父皇的一舉一動其實都是在嚴格的控制的。
他會仔細的觀察形勢,並且根據形勢做出一系列的判斷。
這一點太子李顯坤可以說是心知肚明的。
所以當下的這一切並不會影響到他的心態。
太子李顯庫會按照之前和姜良商議的方式進行操作。
只要他可以保證整個操作不出現什麼太大的問題,那麼一切就會向著有利於東宮的方向發展。
而這恰恰也是太子李顯坤最希望看到的。
讓他更加感到慶幸的是,書院並沒有捲入到這場爭鬥之中。
原本這是太子李顯坤非常擔心的一個點。
畢竟永和縣主李太平現在是趙洵的髮妻,照理來說書院應該偏袒齊王才對。
可是似乎書院並沒有表現出這方面的意思,完全沒有介入的感覺。
這就是的太子李顯坤變得相當的強勢,使得他可以具備徹底發力的可能。
只要書院不介入,太子李顯坤最後的顧忌也就沒有了。
這樣一來的話,他甚至不需要再有任何的保留,只需要儘可能的將自己的全部實力呈現出來。
這也是他最希望達到的效果。
京察如火如荼的開始了,而好戲才剛剛上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