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隆帝的耳朵都要聽得起繭子了。
但是顯隆帝又是十分的無可奈何。
因為他很清楚,他不能夠殺清流,殺言官。
說到底,這個天下不是他顯隆帝一個人的天下,也不是李家的天下,而是皇帝和士大夫的天下。
嗶嘀閣
皇帝雖然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士大夫們也不是省油的燈。
如果顯隆帝貿然對讀書人大開殺戒,很可能會遭到瘋狂反噬。
這個後果是顯隆帝絕對承擔不起的。
當顯隆帝意識到了這點之後,他必須要儘可能的確保處於一個最有利的位置。
他要利用讀書人和文官階層為他做事,他也要確保自己的操作不會導致局面的崩盤。
可以說,顯隆帝就像是一個棋手一樣。他走出的每一步棋必須既要著眼於眼下,也要關注未來。
太子也好,諸王也罷,其實在顯隆帝的眼中都是棋子罷了。
既然是棋子,就都是可以捨棄的,無外乎條件不同罷了。
能夠坐到顯隆帝這個位置上,都是心狠手辣之輩。
他們關注的只有自己的利益,至於別人的死活根本是無所謂的。
顯隆帝內心很清楚,他當下的操作不容許出現失誤。
因為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如果出現失誤,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身為天子,他要掌控的東西其實是相當多的。
一個岑文道並不足以讓顯隆帝真的在意,但是岑文道背後的勢力呢?
這些才是顯隆帝關心的。
太子黨和齊王黨會在這場爭鬥之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其餘諸王會不會加入進來?
這場爭鬥會不會最終演變成一場徹頭徹尾的大亂鬥?
這些都是顯隆帝想要知道的。
很顯然,岑文道的這封奏疏將會成為一個導火索,至於事態最終會往哪個方向發展,誰也不知道。
即便是顯隆帝,其實也很好奇這一切究竟將如何發展。
“朕愈發覺得應該放任他們互相廝殺了。這個時候朕如果表態就沒有意思了。”
顯隆帝嘴角微微上揚,勾起一抹詭異的冷笑。
他這個時候抱著的是坐山觀虎鬥的心思。
因為在顯隆帝的心中,這是能夠獲得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徑。
太子和齊王其實是兩股最強大的勢力,但是在他們背後也是有其他的勢力的。
諸王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盤根錯節,如果廝殺起來,那也是相當好看的。
水至清則無魚。
在顯隆帝看來,大周朝廷的這一池水越渾效果就會越好。
他習慣了處於一個觀望者的位置去看待審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