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面積並不是特別大,但是其礦內的含金量卻很高。
一般來說,工業開採的黃金礦分為四個標準,即貧礦、標準礦、富礦、特富礦。
貧礦主要指一噸原礦之中,含量低於兩克的黃金礦。
而標準礦則是每噸原礦之中,可提取黃金含量處於兩克到五克的區間。
富礦則是平均一噸標準原礦是之中,含黃金五到五十克。
至於黃金含量超過五十克,那就是達到了特富礦的標準。
特富礦全世界範圍內都少之又少,而富礦,也基本上屬於國家隊的包攬物。
而這個庫卡黃金礦就有點特殊了。
其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卻被四個大型部落包圍在中間。
這四個部落都屬於相對來說比較原始的部落。
沒什麼工業基礎,崇拜自然,信仰自然之神。
同時四個部落的武裝力量極為誇張,雖然都是二戰的武器,但是數量絕對多。
即便是四個部落的青壯年人人持qiang。
這些武器屬於歷史遺留,雖然已經很久了,但是因為這些非洲人相信這是天說賜予的武器,所以說包保養得很好。
威力並不是現代化的武器,但是數量的確是想到龐大。
四個部落總計十七萬人之中,有四萬多人持有武器。
這種武裝力量,使四個部落化為波札那一方強大勢力。
而且,這四個部落基礎抱團,雖然也是時有衝突,但是總體來說還是同氣連枝的狀態。
沒得說,絕對是一塊硬骨頭。
這個地界,他們四個部落屬於絕對的主宰,她們不讓做的事情,即便是現代化武裝集團軍一起,也要付出慘烈的代價。
所以說,沒有人敢強行讓她們離開這裡,這裡是他們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
至於為什麼這個礦會被賣出來,還是因為雖然這裡可以說是這四個部落的財產,但是其本質上還是波札那的土地。
官方當初也是為了美金,咬咬牙把那些礦業開採公司坑了一把。
那些公司付出巨大的代價,花了三千萬美金買了下來。
要知道,當年的三千萬美金,和現在的三千萬美金,那可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第一次買賣是英美黃金阿散蒂公司和波札那官方的交易,交易時間於1988年。
再然後,英美黃金阿散蒂公司發現金礦受到巨大阻力,壓根兒沒辦法開採。
問及波札那官.方,波札那官方拒絕退還美金。
所以說,相當於這個三千萬美金的富金礦就砸在了英美黃金阿散蒂公司手裡。
當然,英美黃金阿散蒂公司自然不可能就怎麼放棄。
要知道,那可是富礦啊!含金量和儲量都是極高的。
讓他們就怎麼放棄,明顯不太可能。
波札那官方不準備出手,那他們就是強行出手也要開採。
再然後……雄心壯志的組織了兩千多人,持有最先進的武器,企圖強行開採庫卡黃金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