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條大路通長安不是說說而已,長安城縱橫三十六道,主路朱雀大街寬一百五十丈直通皇城,就算是當世最大的弓弩射程也不過才七十五丈。
“哥哥唉,你看那些妙齡女子看你的目光唉,帶著星星呢。”明景指著那些看向明堂的那些年輕女子。
明堂的一首《出塞》順著明府壽宴結束而流入長安,讓這個波瀾不驚的長安狠狠的震動了一下。
如今大唐經過連年的征戰正在休養生息,再加上當朝陛下於前年開放科舉,文人勢頭比較武官是稍漲一頭,付國公府小公爺李景濤也是取得了探花名頭。
長安城的花街柳巷都有一些酷愛詩文的“舉子”,他們早早的來到長安等待次年的科舉,許多富商的女孩每天都在市井裡往返尋找這些來京趕考計程車子,如同押寶一樣,萬一這些士子成功了考取功名成為當朝進士,那就不虧結成連理也不是不可能,到時候富商的家族也會得到提升。
也是因為這種情況導致了許多的適齡女子好讀詩文喜愛才子,例如那種劍南道成都府才子聶塵在坊間女子的眼裡那就是香餑餑,一般都會有數個女子追隨。
明堂在這個時代也是感覺到文學的魅力,一首《出塞》短短四句二十八言就足以聲動長安了,許多的女孩也是對明堂刮目相看了。
“哥哥的這身皮囊怎麼說也算得上俏公子,這些個青蔥女孩對哥哥喜愛自然也是在正常不過了。”明堂飄飄然的說道。
“美得你,哥你給我透個底,你是不是偷偷的買別人得詩了。”
“嗯,從一個叫王昌齡的人手裡買的,起先他還不賣,是我打了他很久才給我的。”
明景才不信明堂說的鬼話,那首《出塞》引經據典大氣磅礴,能寫出這樣詩句的人肯定不是無名之人,明景完全不相信明堂說的話。
“不說真話就不說真話,哥哥還哄騙於我,特意編了一個人名,真當我十三歲小孩嗎?”明景嗔怒道。
“嘿嘿。”明堂就是喜歡看妹妹生氣,白白淨淨的小臉鼓得跟包子一樣很是可愛。
“什麼王昌齡聽都沒聽說過,哥哥就知道哄我。”
明堂回想前世的重重語重心長的對妹妹說道:“好妹妹這個世界很大,很多事情很多有名的人你都是沒有見過的,就算是大唐也不過只是偏居一隅。”
“不可能!大唐可是佔據整個天下呢,怎麼可能有那麼大。”
“嘿嘿,未來的路還長。”
“又在騙小孩。”
自從那天壽宴過去之後,明堂就一直被追問那首《出塞》到底是怎樣寫出來的,他的老爹明啟也是一遍又一遍的問他,後來他被問煩了就和妹妹一起出來逛一逛,沒想到妹妹也是一直問他。
“沒辦法,我說實話沒人信啊。”
明堂心裡面默默的唸叨,王昌齡老先生可別怪罪我啊。
“不管怎麼樣既然來到這個世界,肯定有我發揮光亮的地方。”
明堂和明景沿著朱雀大街欣賞著這座長安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