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一道雷光直衝雲霄,頃刻間,天色暗淡下來,空中風起雲湧,黑雲凝結,籠罩著整座雷山寺,雲中雷聲轟隆,電閃雷鳴。
寺中和尚聽得雷聲陣陣,出門一看,見到空中異像,個個被嚇得屁滾尿流,頓時寺中大亂,尖叫聲,熙攘聲,不絕於耳。
羅弘子見此,揮扇大喝一聲“疾”,雲中道道雷電徑直向著寺中轟去,雷聲響徹雲霄,天威之下,萬物悚然,寺中和尚見此,肝膽俱裂,狼狽逃竄,有的被嚇破了膽,顯現出原型!
原來全部都是一隻只碩大老鼠,被雷威所攝,倒地抽搐不已,有的則被雷擊中,頓時灰飛煙滅,雷電密密麻麻不斷在寺中轟擊。
隨後屋倒寺塌,片刻間,整座寺廟化為一片廢墟,鼠妖皆喪命於雷霆之下,竟無一生還!
鄒濤錦被羅弘子這神仙手段震懾,目瞪口呆,許久方才反應過來,稽首言道:“道長法術高強,猶如仙人下凡,竟能號令雷霆,頃刻間蕩平妖邪,真是令人大開眼界。”
羅弘子額首答道:“善人謬讚了,既然妖邪已除,貧道也該走了,這些孩童,還望善人將他們妥善安置,尋到親人。”
鄒濤錦點了點頭,欣然答應,而後詢問羅弘子名號,而羅弘子卻並未作答,只是離去之時誦詩一首:“道法於身不等閒,思量戒行徹心寒。千年鐵樹開花易,一入酆都出世難。”
鄒濤錦似懂非懂的“哦”了一聲!他顯然是聽不懂羅弘子所誦詩的意思,但自己也不好意思說破。
羅弘子問道:除了這座千年古剎,這附近還有沒有被前朝屠佛之事而深受其害的寺院廟宇?
鄒濤錦想了一想後,回答道:有倒是有,但卻是在三百里外!那裡有一座朔陰山,山上有一個金光寺。也是在前朝時期被亂軍毀於一旦的廟宇!
羅弘子道:哦,那你詳細的給我說說情況,我準備到那裡去看看!
鄒濤錦點點頭道:這事還得從頭說起,由於前朝戰亂頻繁,天下大亂!亂世之中妖孽橫行,民不聊生。朔陰山金光寺中有一老僧法號善智,他修行多年、道行精深。見蒼生受難,便下山降妖除魔,普渡眾生。
這一日,善智途經一村子,遠遠觀望,見村中陰氣沖天,心下駭然!他來到那村中,頓覺陣陣陰風撲面,頭頂雖豔陽高照,卻亦不能驅散村中的陰森之氣!
路上有不少行人,皆面黃肌瘦,步履蹣跚,如重病在身,仔細觀察,見每個人身上都陰氣很重,定是村中陰氣侵蝕入人體內,致陰盛陽衰,若長此以往,怕有性命之憂。
善智不禁長嘆一聲,哀蒼生之苦,正這時,路上一老者忽然跌倒在地,哆嗦個不停,他趕忙上前將老者扶起,觸碰到老者,感覺老者渾身冰涼。
善智以佛力在老者體內流轉,欲替其驅散陰氣,卻不料陰氣已入膏肓,佛力亦不能及,只得將其體表寒氣驅散,老者感覺身上漸暖,恢復了過來,起身向善智道謝,謝其救命之恩!
善智卻擺了擺手,說道:“慚愧,你陰氣已入膏肓,我僅是幫你驅散體表寒氣,卻並未為你治癒!”
那老者聽後說道:“若非是大師相助,我怕是已然喪命了,大師又何須言愧。”
“阿彌陀佛。”善智道了個佛號,而後詢問老者村中為何陰氣如此之盛。
老者說道:“十年之前,村中一窪處莫名出現了一條河,河中河水渾濁發黃,冰寒徹骨,日夜散發寒氣,至此之後村中人便患了一種怪病,稱作寒症。
得了此症,輕則幾月,重則幾日便會發作一次,發作之時無論寒暑,皆感到渾身發冷,寒徹心扉,穿多少衣物都不頂用,撐的過去便罷,撐不過去便會喪命。”
老者長嘆一口氣,又說道:“寒暑易節,一晃十年已過,村中人因為此症,已死去近半了。”
善智聽後,悲憫不已!而後說道:“老丈可否帶我去那河前一看。”“那自是可以的。”老者答到。
善智在老者帶領下,來到那河前,往河中一看,吃了一驚,河中之水極其渾濁,陰氣騰騰,寒氣逼人,竟不似人間之河!
善智將禪杖放在地上,盤膝坐下,雙手合十,口誦佛號,雙目忽的綻放光華,開了天眼,向著河底望去,這一望,又是一驚!
只見河底有一幽深暗洞,洞中陰氣瀰漫,河中之水便是從暗洞中流出,而暗洞竟然直通幽冥,與陰間的黃泉相連。
善智隨即恍然大悟,此地應為陰陽交界之地,怕是結界有所鬆動,以至於黃泉水滲出到陽間,漸漸形成暗洞,幸好被自己看到,如若不然,日久天長,陰陽之間結界崩壞,屆時百鬼齊出,人間又是一場浩劫。
善智起身,將手中那串念珠朝河中拋去,念珠懸浮在河面之上,滴溜溜轉個不停,河中之水亦隨之轉動,形成一巨大漩渦,向河底暗洞回流。
不消片刻,河水便消退了下去,念珠又懸於河底暗洞處,綻放光華,散出靈蘊,修復結界,以免黃泉水再次滲出,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