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閃過千頭萬緒,代王趙嘉只道:“自是愈快愈好,秦軍可不會等我們。”
兩位‘心狠’的人一拍即合,果將那早已化作白骨的屍身挖了出來,獻於秦軍,李信卻不甚在意,欲直接殺入兩軍,將這兩位狠人,一道拿下之際,王翦趕到。
受了代王趙嘉與洛王葉的誠意,一路運回秦王城。
秦王濟民面不改色的受了屍身,卻是轉頭便重新葬了下去,道了一句:人死為大。此番作為倒是博得不少人士的好感,為其父暴秦的名聲,挽回了不少。
只是為了洛命的洛王葉,揹負了一生至後世的罵名,然本人與其子逍遙山水間,又哪顧得上這些虛無縹緲的俗事呢。
望著洛國的方向,秦濟民暗道一聲:衷心的感謝。
是年趙國餘支,盡亡,洛國亦亡國。
此乃秦王濟民二十七年仲秋是也。
......
次年開春,也就是秦王濟民二十八年孟春之際,原本的韓地,後作秦地。韓國已亡了幾載,原韓地的貴族有不服氣者,集結了一些黨羽,以作叛亂之用。
韓國舉國之力,盡敗於秦國,如今這點兒子叛亂,無異於螢火之光與日月爭輝,叛軍很快便被如日中天的秦軍拿下。
秦王濟民亦趁機處死了,迴光返照幾載的韓王代。
韓國自此失去了真正的主心骨,遂變為了一盤真正的散沙,由此真正的歸附秦國。
......
到此時,秦國已是連下三國,在治理收服期間,時如白駒過隙,眨眼便沒了。
又是一年過去,即秦王濟民二十九年春日。
秦國又再一次出兵,此回出兵乃是魏國。鐵騎來得又快又猛,勢如潮水,安於享樂的魏國,如何能擋得這勢如破竹的秦軍。
驚懼不已的魏王假,急尋了朝臣商議,如同先前幾國一般,早已有了朝臣,收拾東西提前歸附的,還是提前逃走的,餘下的盡是一些平日裡耳目不明者。
如此之人,怎堪大用?
此時的魏王假,倒是想起了兩個人,蘇季與魏無忌。蘇季還罷了,聽聞是屍骨無存,可是魏無忌不一樣,他即是魏國的宗室子弟,還是魏國的丞相。
最重要的是此人乃是秦國的武信君,如此身份之人,豈能不利用一番。
魏王假當即便遣人去尋魏無忌,企圖對方能與秦國說情,然那人請人的人快馬趕回,身後空無一人,只有魏無忌一席話,卻教魏王假從腳底寒到了天靈。
那人回稟道:“王,無忌丞相只言已受到秦王的不喜也,先前做了魏國的丞相,惹了秦王的不快,教那九歲的小兒做了丞相,結果那小兒不堪大用,不過三載,人便沒了。
只是秦王卻再未提及,教無忌丞相復歸原來。此時若他再為我們說情,恐遭遺棄也。”
此說話合情合理,教魏王假等人都挑不出個錯處來,只是唯一的生路就此斷絕,也教他們著實氣急敗壞,自是對魏無忌謾罵不止。
遠在封地的魏無忌,一日內噴嚏不斷,得了秦玉英無數關懷,自是不為人所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