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一個多小時終於走到有路燈的一條路上了,三個人揹著包,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徒步旅行的呢!
我就說了,我們的運氣不會這麼差,就在我們朝著市裡走了沒有兩公里的時候,就遇到了一輛計程車。
就這樣,我們回到了新搬的那家小旅館,特意留意了一下四周,沒有人跟著,隨即我們就上了樓,老闆也不問,想必是睡著了。
本來不想打擾老爺子了,但是當我們準備各自回房間的時候,老爺子的屋突然開了,裡面咳嗽了一聲,老爺子走出了門,給我們擺了擺手。
我心想,老爺子真是好有精力啊,居然這麼能熬,也許是因為擔心我們的安危吧!
隨即,我們進了老爺子的屋裡,把晚上的事情給他說了一遍,既然找到了出口,他也就放心了,但是他對我們出來時遇到的那口被三條大鐵鏈子拉著的青銅棺材,很感興趣。
“這麼說來,你們沒有到達底部?”老爺子問道。
“我們下到15多米,依然看不到底,為了趕時間,我們就沒有再往下下了。”小嬋解釋說道。
“那你可記得青銅棺上面都雕刻了什麼嗎?”老爺子看著小嬋問道。
“很複雜,不像圖騰,也不像銘文,像什麼?哎呀,當時著急也沒有記住。”小嬋說道。
“這麼大的青銅棺材帶著三條大鐵鏈漂浮在水中,而且那棺材還沒有鏽跡,想必不是普通的銅質棺材,你們先回去休息,我自己想想。”老爺子突然想到我們又勞累了一晚上,急忙讓我們回去休息。
洗了一個澡,此時外面的天氣已經矇矇亮了,渾身痠軟的,躺到床上,看著天花板長長的出了一口氣,緩緩的閉上了眼睛。
不知道睡了多久,被一陣刺耳的手機鈴聲驚醒,是一個沒有記名的電話,隨即接了起來。
“楊,楊老闆,您讓我找的那些賣出去的銅器,我找的差不多了,但是,我沒錢啊!”裡面傳來陳向河的聲音。
我一聽他找的差不多了,頓時來了精神,急忙問道:“能找回多少?”
“目前,我找回了差不多已經有30多件了。”陳向河說道。
“什麼,才30多件,你賣出去了一百多件,現在你告訴我才找到30多件,這也叫找的差不多了?”我帶點怒氣的說道,因為這件事情畢竟都是他們引起來的。
“放心吧楊老闆,我這三十多件是賣給不同的人的,而剩下那八十多件都是賣給了同一個人的,就是那個王老闆,只要我找到了他,就能把剩下的都給找回來。”陳向河解釋說道。
王德山的事情沒告訴他,陳向河還不知道王德山已經跳樓了,我也沒有給他過多說什麼,隨即說道:“這樣,我給你一個電話,你五分鐘後給他打,需要多少錢你就告訴他,然後他會帶錢見你。”
“好好,好楊老闆!”陳向河客氣的掛了電話。
隨即我給胖虎撥通了電話,告訴了他這件事,讓他帶著錢去廣州見陳向河,一手錢一手貨,我之所以讓胖虎當面去交易,就是怕陳向河再見錢眼看,把錢給他以後再跑了,畢竟好幾千萬呢!這個陳向河也真是,賣給人家的時候,幾萬幾十萬,現在人家給他一件要個幾百萬,還不敢還價,我也是氣不打一出來,但是,誰讓我答應了結界裡的那些人呢!
跟胖虎交代完所有的事情,看了看手機時間上午11點,睡了還不到五個小時,因為剛才的心情,現在也睡不著了,隨即起床洗了把臉,就在此時我的房門響了。
“誰?”我急忙問道。
“我。”是小嬋的聲音。
走出衛生間開啟了房門:“你也起那麼早。”
“剛才在隔壁聽到你打電話了,怎麼,陳向河那裡有訊息了?”小嬋走進來問道。
“這牆這麼不隔音嗎?”我自語的說道。
“正經點,我問你話呢?”小嬋認真的說道。
“你都聽到了還問我,不是多此一舉嗎?”我急忙說道。
“也對,我的意思是讓我爺爺過去驗一下真偽,胖虎可不懂這些啊,陳向河讓他買他就買,你不覺得有點危險嗎?”小嬋關心的說道。
聽小嬋這麼一說,猛然想到,對啊,胖虎他對這些也不懂啊,不能完全相信陳向河,他畢竟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哎呀,我怎麼沒想到呢,好,那就麻煩讓老爺子去一趟吧!”我急忙說道。
確定之後,來到老爺子的房間,我還沒有開口,老爺子就先說道:“你們來的正好,我想來想去,你們遇到的那口青銅棺材,很有可能是秦朝時期的,因為我忽然想起來,在一本書上看過這樣海葬的記載,那青銅棺材為什麼會漂浮呢,因為它裡面密封的好,這就說明裡面有空氣,空氣產生巨大的浮力,帶起三根大鐵鏈就不是個問題了。”
“爺爺,既然有記載,那有沒有提到是誰把自己給這樣海葬了。”小嬋問道。
“這倒是沒有寫,但是根據這裡的地域分析,我感覺很有可能有一個人。”老爺子猜測的說道。
“誰?”我和小嬋同時問道。
“盧生。”老爺子鄭重的說道。
“盧生是誰?”我這個人歷史差的很,所以根本就不知道這個人。
“盧生和徐福一樣,都是為秦始皇求長生不老藥的秦朝術士,歷史上兩大事件皆因盧生而起,盧生從海外回來,帶回了一本《錄圖書》,稱這是一本讖書,讖書是古代預測將來要發生事的書,書上說:“滅秦者,胡也”。秦始皇一看,認為對秦國構成最大威脅的是北方的胡人,於是下令大將蒙恬帶領30萬大軍北擊匈奴,因地形,築長城。坑儒的起因是盧生私下譏諷秦始皇並逃跑了,秦始皇知道後,大怒:“盧生,我待他這麼好,他還誹謗我,諸生在咸陽者,都要審問,問有沒有同黨。”審問下來,有463個讀書人服罪,“皆坑之”。從此,這兩樁事就成了秦始皇殘暴統治的罪證,受千古辱罵。”小嬋詳細的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