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一家三口的聚會
顧雲蘇知道顧康旗想見的不是她,是吳儷梅。
她思索再三,還是把這事跟吳儷梅說了,畢竟這是吳女士自己的感情問題,是他們上一代人的愛恨情仇,即使作為她的女兒,顧雲蘇還是覺得自己不該參與,也不想參與。
你知道人年紀一大就會發現,精力是真的不足,尤其她這種每天淩晨三四點才睡覺的修仙黨,昨天晚上吃了什麼都不記得,更不要提管別人的閑事了,她心有餘力也不足啊。
吳儷梅剛知道這訊息的瞬間沒說話,顧雲蘇悄悄觀察她的神情,也猜不出來她是怎麼想的。
根據顧雲蘇自己的推測,顧康旗就是賊心不死,想撬撬牆角。她對這種行為表示不屑,因為這透露出一個被說爛了的古樸道理:擁有的時候不好好珍惜,失去了才後悔莫及。而後悔的機會又有那麼多,他卻非要等到別人都獲得了幸福之後再暗搓搓地搞破壞。
如果這是電影中的男主角,當他幡然醒悟,他一定會順利拯救出內心深處仍舊深愛著他的女主,兩個人在經歷一番艱難困苦之後,最終 happiy ever after。
但顧康旗不是男主角。
很殘酷,卻是事實,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生活的主角的,有的人即使是在他自己的人生中,都會淪為他人的陪襯。
或許過去的某一個時刻,顧康旗確實佔據著男一號的位置,但他搞砸了,並且從吳儷梅與顧雲蘇的生活中辭演消失。
那現在就沒有再做回鍋肉的必要了不是嗎?畢竟菜還是要吃新鮮的。
再說都多大年紀了還搞三角戀,很累的好不好!
當然,以上種種都是顧雲蘇的無責任亂猜,如果顧康旗只是單純想看看妻女過的好不好,或者幹脆無聊想找人嘮嗑,那就當她想的這一切全是垃圾,她會在心裡道歉謝罪。
吳儷梅遲遲沒有回應,顧雲蘇忍不住問:“需要我跟你一起去嗎?”
“不用。”吳儷梅回答。
顧雲蘇極輕的歪了歪頭,沒發表任何意見:“知道了。”她站起來,轉身要走。
沒出兩步吳儷梅又改口:“要不還是咱娘倆兒一塊吧。”
顧雲蘇又點點頭,依舊沒說多餘的話:“知道了。”
和顧康旗約了一個週末的下午。
李健雄也在家,但顧雲蘇藉口拉她媽逛街,李健雄不好參與,也沒懷疑,還叫倆人吃點兒好的。
母女兩個支支吾吾地應了,莫名有一種背叛感,心虛得很。
而顧康旗見到親人,喜氣洋洋,特別高興。
母女倆很矜持,顧康旗就主持大局,不住寒暄:
“最近怎麼樣呀?”
“身體都還好吧?”
“有委屈的地方嗎?”
“需要我幫忙就說話啊。”
顧雲蘇懶得吱聲,吳儷梅就不冷不熱地回應著,把氣氛控制在禮貌而疏遠的距離範圍中。
俗話說,舔狗不得長久,意指單方向的熱情總有耗盡的時刻,顧康旗努力了五分鐘,還沒有把場子烘熱,技術上有點兒黔驢技窮,心態上有點兒心灰意冷。
冷場是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