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米國印第安人博物館,這座富含濃重印第安文化的博物館,自然而然成為米國網民們找印第安神明是否真實存在的重要線索。
這些日子以來,印第安人博物館人流量大大增加,翻了十數倍。
以往,每天頂多人流量在百來人左右,最近直接成千成千的漲著。
不光印第安人博物館,凡是涉及印第安文化的,都成為米國網民們關注。
比如各個大學開設的印第安文化的選修。
這是一個冷門選修,幾日來儼然成為熱門選修,門檻踏破,許多米國大學生專門跑去選修這門課,為的是瞭解更多的印第安文化,看一看能否從文化中找到印第安神明真實存在的線索。
安娜絲,華盛頓大學的一名年輕女教授,同時也是通研印第安文化的學者,教導的課程正是偏門選修印第安文化課。
之前,她教課時候,學生不超過30個。
可近日,越來越多學生選修她這門課,人員有史以來第一次爆滿。
她本身就喜愛印第安文化,如今學生一多,自然高興,另外學生多了,就不能按照以往的教學方式,畢竟以往人少,學生可以單獨來問她問題,她可以悉心教導,務必確保每個人都能學到印第安文化。
現在人多了,就不能如此。
她決定,今天專程帶學生們來到國立米國印第安人博物館,透過展覽的實物進行講解,加深學生對印第安文化的理解。
帶領學生,進入博物館。
簡單介紹博物館的歷史,安娜絲深知學生們是因近日網上爆火的印第安神明言論,而加入的選修,所以便帶著學生們來到成列著一個巨大石柱子的面前,準備從這介紹起。
石柱子很大,高達五米,乃至典型的印第安柱子,最頂上有伸出一對翅膀狀的雕刻。
但又和典型印第安柱子有些不同,柱上沒雕刻人臉,反而雕刻一條威嚴盤旋於柱子上的猙獰怪物,怪物如蛇,纏繞石柱,柱頂有怪物蛇頭,頂兩側如翅膀的雕刻,為怪物的翅膀。
這是一個雕刻著一條有翅膀猙獰大蛇怪物的石柱雕像。
“我想各位同學應該一眼看得出這個石柱子上的怪物是什麼吧。”
安娜絲詢問在場每個學生。
下一秒,眾學生不約而同出聲。
“羽蛇神。”
“這是羽蛇神。”
安娜絲笑著點頭。
是的,這石柱上的怪物雕刻,正是印第安神明文化中最負盛名,也是最廣為流傳、廣為人知的神明之一羽蛇神。
關於它的傳說,流傳整個美洲,乃是一個在中部美洲文明中普遍信奉的神祇,一般被描繪為一條長滿羽毛的蛇形象。
只見安娜絲指著石柱子上的羽蛇神雕像,侃侃而談。
“各位同學,我想你們都知道,羽蛇神乃是印第安神話的神明,可是你們知道嗎,印第安神話其實指的不是一個神話,它是三個神話的總稱。”
這話一出,學生們驚訝。
印第安神話有三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