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龍虎山宮(四)
孫老漢躺在地上,緩緩敘述。他說,這個奇人是他二十歲時候遇到的人,是一個衣衫襤褸的拾荒者。
那時候正值新中國成立不久,全國上下春意盎然,人民信心十足,邁開步子走向新的時代。剛剛脫離了封建社會、軍閥混戰的老百姓,都非常珍惜這份珍貴的安寧,家家戶戶鉚足了勁要開創自家新的篇章。
社會太平,便很少有流浪者的出現。
孫老漢遊歷四方,走到山西朔州時候,為了一睹雁門關的風采。他隻身一人登山前往,雄關漫道,旌旗飛揚。雁門關山道里肅殺的空氣中仍然瀰漫著當年的悲壯。
孫老漢一邊感受這份歷史的蒼涼,一邊繼續前行。他一路看到了許多歷史遺蹟,有李闖王的試刀石,馬公殺虎處,李牧祠等等,等他走過幾處門洞,卻發現自己卻並不完全認識牌匾上的字。只見門上的牌匾上寫著“x險”以及還有一處“x利”。
孫老漢文化不高,只認得其中最普通的字。這個時節,全國人民都忙著建設新時代,沒有多少像他一樣的閒暇的人。孫老漢左右一看,沒有可以請教的人,不免心裡有一絲失落。就在孫老漢感覺無助之時,瞥見了一個坐在門洞口曬太陽的老人,衣衫襤褸,蓬頭垢面。孫老漢自幼家教破嚴,心中沒有以貌取人嫌貧愛富的習慣。他看著老人可憐,便取下自己隨身帶著的一點乾糧給他。
但那人卻也奇怪,並不接受孫老漢的饋贈。只找孫老漢要酒喝。孫老漢出門只為遊歷四方,增長見識。並不是像李太白一樣的詩仙酒仙,沒有那般品味。身上怎麼會帶酒。於是他就解下自己身上掛在的水壺給他,並不多說什麼。
那老漢接過水壺,也不多說話。抓起來就咕咚咕咚幾口將水壺裡的水喝光。然後才抬頭看著孫老漢,便說出了一句讓他震驚的話。
“今日救我飢渴,我甘願為你相卦三次。”
孫老漢聽了,趕緊說:“不不不,我幫您可不是要什麼回報的。”
奈何那老人眼神堅定,似乎不給孫老漢拒絕的機會,孫老漢也是無奈。但是孫老漢又不是什麼讀書習武之人,一不為了考取功名,二不為封侯拜將。一時沒有什麼可以相問的事情。
就在這時孫老漢忽然想到剛才看到的兩處不認識的字。便問:“前輩這般執著,我就請教一下這門洞上寫的字吧。”
那老人一聽,面無表情就問:“哪一處?”
孫老漢聞聲指了指剛才經過的門洞,便說:“那邊匾額上寫的什麼險,我是不認得的。”
那老人頭也不抬,長吁一聲。緩緩說:“天險,你不認識的字是天字,那字據傳是唐朝女皇帝武則天自己發陰的,草為頭,田為腹,戈為基,這就是天字。你不認識也不怪你,全國也沒有幾個人認識的。”
“奧,原來如此,那這邊門洞匾額上寫的是什麼利呢?”孫老漢沒有想到簡單的一個天字還有這般多的寫法。於是又指了指這邊的門洞。
“這邊門洞上的字也是武則天題的,唸作地利。山為頭,水為中,土為基,這就是地。這個字,全國怕也沒有幾個人能認識吧。你問一問也無妨!
不過,我剛才說的為你相卦三次,現在你已經問了兩個。最後剩一次,你最好問點有價值的吧。”那老人依舊是一副愛答不理的樣子,冷言冷語說道。
孫老漢聽老人這麼一說,又想想剛才他說的話。心裡暗驚,他一定是遇到高人了。於是孫老漢也不敢怠慢,畢恭畢敬的說:“前輩,我現在還沒有什麼要相的,要不這樣,咱就相互認識一下。也算往年之交了!”
孫老漢話音剛落,只聽那老人說:“不行,我最恨別人和我攀交情了。你給我水喝我就給你相卦三次,說好三次就三次。現在沒有要問的以後會有的,等你想好再來問我就是了。到時候你要是老的走不動,讓人帶著你的這個水壺來也行。我見了水壺自然會給你解答。”
老人說完話,不給孫老漢任何搭話的機會,起身就走上角樓,然後幾步路就沿著長城消失在了叢山之中。
孫老漢看著遠去的老人,留在原地傻傻站著,也不知如何是好。
孫老漢講到這裡,聽得幾個孩子都目瞪口呆。都遺憾孫老漢沒有問最後一個問題。
不過,讓人又不算失望的是,最後那老人還留下一句話,說孫老漢要是以後想問的時候拿著水壺還可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