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無大小,實力論輩分。
同境修士往往以道友稱呼,若是同門修士,則以師兄弟稱呼,如果面對高一個境界的修士,則是以前輩或者是師叔稱呼。
如此一來,就會出現很有意思的一幕,一個老頭子稱呼一個十幾歲的人為師叔,或者師叔祖。
總之,在修行界,凡間那一套已經不適用了,都是以實力為尊。
當然,也有一些例外,比如修行家族,他們就是按照輩分來排的。
在場這些人,最低也是半修水平,大部分都已經踏上修行路,雖然只是煉氣一二層的水平,但稱呼許心安一聲前輩是沒什麼問題的。
只是這突如其來的身份轉換和距離感,還是讓許心安有些不適應,但他也沒有糾正什麼。
如果有一天,這些人中有人比他境界高,他也要稱呼對方一聲前輩。
雖然可能性不大,但也是有可能的,畢竟在場這三百人可都是天才,真正的天才,而不是許心安這種靠外掛才變得強大的假天才。
於是,許心安在跟苗人鳳簡單地寒暄兩句之後,就看向其他人。
閒聊一番之後,許心安逐漸弄清楚朝廷讓他們過來的目的。
大宋雖然很早就淨化了一些靈脈,但數量還是太少,而現在修行的人多了,靈脈自然也就不夠用了,主要還是靈氣沒有邙山靈脈的靈氣濃郁。
雖說邙山靈脈給了許心安,可他畢竟只有一個人,外加一隻猴,也用不完那麼多靈氣,放著也會放著,不如幫大宋培養一些修行者。
對此,許心安並不覺得有什麼,邙山靈脈本就是朝廷的,雖說梅哲仁做主把靈脈給他,可如果朝廷真要拿回去,他也不得不給。
在清楚這些人來的目的之後,許心安也沒有多說什麼。
在跟鄭和交代一些事情之後,他就帶著這批人進入邙山城。
再次回來,邙山城大變模樣,之前因大戰而淪為廢墟的邙山城,此刻恢復了不少,雖然看起來依舊很粗糙,但至少有一座城的模樣了。
這些都是唐壽的功勞。
其實,許心安對住的地方要求並不高,但只要涉及到錢這方面,許心安就很有興趣。
這三百人的衣食住行,許心安不用操心,有人會處理好這些事兒的,至於他們如何修行,許心安也不用操心,因為所有人都已經有了修行功法,而且還有配套的功法心得。
朝廷此次不但送了三百人,還送來了無數資源,其中就包括各種珍藏的功法、術法、秘法,以及各種丹藥法寶之類的。
或許是猜到許心安打算涉足丹器符陣,朝廷送來的資源中,就有不少原材料。
除了專門送給許心安的一部分之外,剩下的一部分也都交到許心安手裡,至於如何分配,就看許心安個人意願了。
看到這些東西,許心安是既欣喜,又興奮,然後就是深深的無奈。
朝廷什麼都沒說,可好像什麼都說了,這讓許心安壓力很大,可事已至此,他也不好說什麼。
既然收了東西,自然是要做事兒的,不過,在這之前,他先去檢查了一下唐壽等人的修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