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商會存在的時間很久遠,比不少世家大族都要久。
雖然永樂商會一直對外宣稱,永樂商會是中立的,不會干涉各大王朝,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就大宋境內,被永樂商會扶持起來的家族、勢力,至少有上百個,其中不乏一些豪門望族,一流武道勢力才。
當朝廷開始圍剿永樂商會的時候,這些家族和勢力不得不站在永樂商會這邊。
除此之外,大宋朝堂之上的官員,有近四分之一的人是他們的人,佔據著重要位置,其中官職最大的是一位王侯,六部九寺之中,都有他們的人。
這還是永樂商會培養出來的人,而被他們腐蝕拉攏的官員更多,就連天合商會也不可避免。
儘管朝廷做足了準備,可在面對永樂商會的時候,還是出現了巨大損失。
從朝堂到軍隊,再到江湖,最後再到市井,每個地方都有永樂商會的人。
正月初八。
宋徽宗下旨,對上京城永樂商會分部展開圍剿。
歷時三天,永樂商會分部被拔掉,同時牽連出數百名官員,數十個家族、勢力,但最終全都被絞殺殆盡。
當宋微宗再次上朝的時候,朝堂之上少了大量官員。
正月初十。
永樂商會在關中城的總部被圍。
同一天,關中侯出兵解圍,並起兵造反,圍困關中城的三萬大軍被屠戮殆盡。
關中侯佔據關中城,以極快的速度拿下關中道兩州四府五十多個縣。
正月十五。
伯陽城出現大量難民,難民湧入城內,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隨著難民一起進城,然後衝入府衙,殺死知府大人,開倉放糧,宣佈起義,無數難民紛紛加入起義軍。
正月二十。
渤海城掌管兩萬大軍的壯武將軍副將,殺死壯武將軍和渤海城知府,宣佈起義。
二月初二。
關中侯、伯陽天王、壯武大將軍……十數股起義軍,大軍開拔,直奔上京城而去,想要以此來推翻大宋的統治。
除了這些人之外,無數家族世家、名門望族、武道宗門,紛紛響應,有人加入起義軍,有人開始刺殺各地官府要員,甚至還有不少高武,潛入上京城,進入皇宮,刺殺宋微宗。
自從朝廷宣佈對圍剿永樂商會,動亂隨著爆發。
短短一個來月的時間,大宋境內狼煙四起,起義不斷,無數城池被攻破,大量朝廷官員被殺,不少武道宗門被覆滅,
隨著內亂的爆發,所有人都牽涉其中,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物價飛漲,全國各地出現了大量難民流民。
無數難民湧入大型城池,幽州城也湧入了大量難民。
幸好,大宋周邊的王朝,都出現了同樣的情況,如非如此的話,大宋會有滅國的風險。
永樂商會面對朝廷的圍剿,手段迭出,給朝廷造成了巨大麻煩,但這並沒有改變朝廷清除永樂商會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