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們似乎蠻用力,都不知這棺材到底有多重。
對此,張靜濤此刻卻蠻想知道了,但扛東西實在不是他力所能及的。
當然,這張正的身體雖未吃過這種苦,但若勉強要扛一下,只要不是長時間,還是沒問題的,可問題是,張靜濤帶著傷。
過了石坑後,棺材可以推了,又方便了起來。
張靜濤打了個眼色給關糰子,示意問他棺材重不重?
未料關糰子聳了聳肩膀,示意未弄清楚多重。
張靜濤略一想,才發現棺材抬過牆時,是分了三步的。
第一步,由老鬼和關糰子抬住一頭,並以關糰子當作支點,大鬼和鬼三把棺材的另一頭繞著關糰子轉了180度,棺材的一頭就過了石坎,並且整個棺材都架在了石坎上。
第二步,讓關糰子和老鬼一起過了石牆,抬住棺材過了石坎的一頭,但關糰子不用走動,仍只是當作一頭的支點。
第三步,大鬼和鬼三抬棺材未過牆的那一頭,再次反向轉了180度,棺材就過了牆,放在地上。
為此,關糰子只是當了一下支點,的確很難弄清楚這棺材到底有多重的。
最多隻能感覺到,棺材還是蠻重的,可蠻重的範圍是多少,就實在難以把握了。
眾人進了石室後,老鬼開啟了帶著方形蓄電池的手電,石頭牆面的紋理便清晰可見了。
至於那手電是方形的並不是說這市面上就沒有圓筒手電,從電池這個華夏用於就可看出,儲電盒早被作成了圓池形態了。
華夏科技,從遠古就是極為發達的。
就像現代人,總以為鋰電池是多稀罕的新發明,卻不知道,那紐扣鋰電池其實很早很早就有了。
因而這種方形的手電,不過是因為儲電多,外面又作了防水,才被使用。
而老鬼,不虧是有很多盜墓經驗的,摸索著牆面,輕鬆找到了機關,按動了一塊石頭,推動了一道牆門。
“之前的機關既然確定了是工匠做了逃生用的,那麼這門戶自然不可能太複雜,利用的只是一個石面下的對翹連桿式樣的鎖杆。”老鬼的聲音裡有了一絲興奮,輕輕推動石門。
“嗯,正是有工匠逃了出去,才引來了盜墓人吧?那些盜墓人中說不定就有之前的工匠。”關香香也高興道。
“是的。”老鬼把石門完全推開了。
露出了一道似乎深不見底的墓道,因這墓道不是平的,而是往地底去的,而且傾斜度極大,看上近乎有12度,而這通道,應該不下於三百多米,那麼略微一算,便知道這條通道可並不僅僅借用了黃河古道,竟然深入到了地下60多米。
向甬道里望去,一片漆黑。
不過能感覺到黑暗中有空氣在微微流動,顯然這甬道里是有通風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