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人中,白圭仙正是白圭無疑,否則不會這麼關注他張靜濤,就如其餘這幾人,因長在魏國,都不清楚張正是誰,只是這個曾被趙王用為近臣的武士,武技並不弱。
而其餘幾人,就更不用說了,武技絕對比白圭還強!
不說那鐵柺仙的行動居然能造成人的動靜錯位的錯覺,也不說那鎖魂仙的鎖鏈只稍一動都能如活的一般,就說那酒劍仙子的一聲嘆息,怕是都帶上了一絲類似十三聖域的狀態。
十三,不在十二天干中,不在十二月份中,不在十二時辰中。
超乎自然,脫出自然。
那是一絲能攪動一切的神奇力量,似乎是執念,似乎是信仰,似乎是自我,似乎是宙思。
細細感覺,卻又似是而非,難道這就是阿賴耶識?
傳說中的第八識?
可‘阿賴耶’據說是‘藏’的含義,並且到如今,阿賴耶識中,阿字的‘太阿農耕技術’含義早已破解,賴字的‘束負山中之水的石賴’的含義更早就被解開了,耶字的‘雙月、雙弓含義’亦是藏之不住,可偏偏這些字合在一起,其具體含義,張靜濤卻並不清楚。
阿賴耶合起來,再加上識字,成就為了:阿賴耶識,人稱第八識。
但這第八識到底代表的是什麼?
是八度空間麼?
若是,那麼這八度空間又是什麼?
張靜濤仍不清楚。
張靜濤只知道,掌握了聖域力量的高手,絕對不好對付。
但他雖心驚,卻不等於就有一絲怯戰的心態。
相反,那洪荒的歷練讓他的心中充滿了鬥志。
“白圭!不要藏頭露尾!既然把仇算在小爺頭上,儘管放手過來,讓小爺瞧一瞧你這大內廷長有多少本事!”張靜濤哈哈一笑,極為狂放道,也不說這白圭不過是被趙王利用,不過是政治的犧牲品。
這話一出口,身週四人都是色變。
畢竟魏國再如何對趙國不滿,不願聯合,都只能是私下裡的,甚至,或許亦可以是手下將領以個人身份公開表示出這種態度,但不等魏國的軍隊已然可以公然和趙國敵對。
否則,若諸侯合縱姿態全然不存,那麼且不說秦國是否會調轉槍頭先攻魏國,就算那楚燕大國,也極可能借此攻擊魏國,不與秦聯合,卻與秦瓜分魏國。
不是聯盟不等於就不能瓜分的。
就如當年的宋國,就被齊魏楚瓜分。
說著嗆的一聲,拔出了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