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是。
既然知道了武林法則,那麼張靜濤來此,自然就是極想獲勝的,事實上在他看來,訓練都還在其次。
當然,兼顧訓練也是必然的。
就如之前,張靜濤為了適應草蜢這種超速的飛袋攻擊,一直調整自己的身形動作,再次削減行動中多餘的動作,哪怕這動作真的只大一點點。
只不過,到了此刻,他的心思則在設陷阱上了。
而草蜢,不想贏嗎?
當然也想。
誰要認為草蜢是想堂堂正正比鬥,那就太天真了。
張靜濤中的陷阱就是明證。
草蜢不知張靜濤也開始設定陷阱了,他又一次躍起,看了看草叢中的波動後,帶著一絲得意的笑意,在草叢中拉了一艮細繩。
草蜢自身,則開始出擊,他一會往草動的左邊仍二個飛袋,一會後又去右邊仍二個,之後,他就潛伏在了繩索的十來米外。
一邊較高的山坡上,能夠俯視新秀場,坡上的猿人都緊張地觀看著這一場伏擊,不由為這個伏夕捏了一把汗,卻沒有指指點點,他們並不會傳遞資訊給比試中的人。
而設定陷阱,看似陰險,看似不再是為了堂堂正正比鬥,而是手段用盡只想贏,但不得不說,陷阱在猿人看來,完全是屬於常規手段的,本就是允許用的。
最多就是尚武思維之下,會覺得這種手段陰險。
而且不得不說,不管如此,手段用盡的比鬥一定也是蠻好看的。
為此,眾人倒是也安靜了下來,安心看比鬥。
張靜濤設定好陷阱後,再次潛伏去找草蜢。
結果發現草蜢很‘不小心’的,一會兒碰到這一處的灌木,一會碰到那一處的茅草,動作都很大,足以讓他發現。
看來自己設下的陷阱不能用了,倒是要來試試草蜢的陷阱。
張靜濤這麼想著,跟上了草蜢,並且艮據他的狩獵經驗,輕鬆就找到了草蜢設定下的探測繩。
能探測到張靜濤的位置,自然也等於是一種陷阱。
只是,這陷阱的攻擊輸出,由草蜢來承擔。
然而草蜢卻不知這一點,他更不知,張靜濤發現那繩子後,並沒有帶走那繩子,而是不知對那繩子做了什麼,之後,貓著腰,慢慢潛行,朝他身側繞去。
坡上的人也都看不出張靜濤在做什麼。
只以為張靜濤準備迂迴一下,直接從側面對草蜢發起進攻。
為此,那坡上的眾人只覺得這伏夕的運氣太好了,居然逃過了一次伏擊。
只是,過了一會後,草蜢放置草繩的附近,明明沒人,長草卻被草繩牽動了。
難道是張靜濤又回到了那裡,踩中了繩子?這也太笨了吧?
眾人都這麼想,畢竟坡上看這邊的草中也不是那麼清晰的,雖似乎張靜濤沒有回到那邊去。
草蜢才不管眾人怎麼想,一看草動了,呼吸立即加快了,迅猛躍起,飛出了飛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