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就需要後勤兵把物資運送到長城邊上,然而藉助城牆對方便利發放傳遞,這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或者會讓魏人認為這些傢伙要對魏國不利。
若被魏人派兵攻擊了莫怪。
或者,就是要早早在這城牆上放置有足夠多的物資。
可長城並不在大城池防禦圈中,平時往往連哨兵都沒有,別說物資了。
為此,在試圖用於伏擊時,這些匪兵當然得不到很好的補給。
攻擊城牆的土坡搭好後,遠處哨樓上的嬴湯和李斯就看到那些本低身爬著,來支援這一段城牆的武士,忽而臉色如見了鬼一樣,轉身拼命逃跑了。
甚至土坡附近還倖存的二十來名守軍都是發一聲喊,往城牆後面跳。
因為有五百青陽騎兵殺氣騰騰出現在了樹林前。
而此刻看,騎兵上城牆難嗎?
一點都不難!
然而,就在匪軍驚慌失措的時,先上城牆的卻艮本不是騎士,而是一百名重甲步兵。
這些重甲步兵接過身後輕步兵帶著的大盾,和二段拼接式的鋼管長戈,大步往城牆上去了。
三十米,很近,緩步跑,上城牆只要十來秒。
重甲步兵上去後,分為二隊,每隊各五十人,分別往城牆的二頭走。
隊形,每排五人,分為十排。前一排頂著盾,後九排頭頂頂著大盾。
而後,六百輕步兵跟著,他們扛了麻袋,到了城頭,往城牆對面下方的地面扔去,在城牆對面也堆出一個土坡來。
每個拋完了土袋的輕步兵,就會分為二隊,跟上重甲步兵,之後,這些輕甲兵或會幫助前面的武士換弩,或就在後面仰射,再或幫助前面的武士推擠衝撞,來支援前方。
井井有條。
可逃跑的守軍武士不知道身後並非騎兵衝來了廝殺。
在一百米內,所有的匪兵都在掉頭往遠處的城牆跑,帶動了更遠處的匪兵也跟著跑。
再遠處的匪兵,則要往這邊來,二邊一衝撞後,這長城古老的牆垛都被撞塌了不少,再加上很多地方因失修,牆垛早塌了,便有一百多武士掉下了城牆,這些人可不是吊著牆跳下去的,摔下去了基本是失去戰鬥能力了,甚至有直接摔死的。
除此,還有被踩踏而死的,就如那些熱鬧地區發生的踩踏事件。
只是,終究是遠處過來計程車兵更多,二者衝撞之下,往遠處逃的還剩下的近一百多名守兵被毫不留情,或因衝撞掉落下了城頭,或轉身向前,成為先頭部隊中的一員,甚至有不尊轉身的命令後,被直接殺死的。
比如靠近嬴湯所在的哨塔的那一段,就是如此,李斯大怒之下,早發下了‘敢退縮者殺!’的命令。
要知道,那哨塔離開青陽兵堆出的土坡只有三百米,嬴湯和李斯沒法不心驚。
他們知道青陽兵訓練不足,可是比起來,這臨時整合起來的烏合之眾,怕更是訓練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