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上也寬闊不到哪裡去,大約也是一丈。
並且,這些長城並非如今修建的,據擅長建造長城的郭家人郭靜說,有上億年曆史,那磚石不是水泥,並不容易風化,還很容易修補。
長城上的所謂的烽火臺則相距極遠,都是要長城走到一個山頭了,才會有一個烽火臺。
當然,張靜濤並不喜歡把它們叫作烽火臺,他只把它們叫作哨樓或瞭望臺。
青陽兵對面的這一片山坡大約一公里寬,又低又平,坡頂的長城上就有一個哨樓,但位置稍遠,在這一段的邊緣地帶。
為此,由於這些因素,這裡的確就是被看作了一個關口的,城牆上如今就駐紮了很多士兵,這些士兵三三二二聚集在一起,間或就有在城牆上生著一堆勾火的。
細數的話,還真被羅剎說中了,這地段加上附近險坡地段計程車兵若及時調集過來,至少有一千五百人,並且,這一千五百人是有城牆可守護的守軍。
但對此張靜濤沒有太過皺眉,讓人皺眉的是另一件事。
這便是張靜濤在長城上看到了嬴湯和李斯的身影,儘管這二人都戴了面罩,但張靜濤卻能認出了二人。
因這種遮掩,只是形式上的,為了一旦事情不濟,可以死賴用的,並非真想掩飾什麼,更不用遮掩他們的政務立場。
而李斯,聽聞兵法是很不錯的。
嬴湯不知對面的林子裡就有人伏著,也認為李斯的兵法很不錯,正問道:“李斯,你確定他們會走一段嗎?”
李斯果然很擅長兵法,判斷道:“會,往西南去的話,要走要走主道,本來可行的向堂山道卻有公孫桐攔著,為此,使團無法隱藏,必然招搖過市,我們輕易就能得到使團訊息,可如今我們沒得到這樣的的訊息,那麼,只有進攻長城。”
判斷敵蹤,當然是兵法中最要緊的一環。
嬴湯道:“如這樣的地勢的長城也不少,你為何非認為他們會進攻這一段呢?大家都是不明白呢。”
李斯道:“大家都沒考慮使團進攻後的問題。”
嬴湯奇道:“進攻後要做什麼?”
李斯說:“進攻一旦成功,使團自然要想好往魏國的哪邊走更安全的,那麼走一段就非常合適了,當然,這樣的位置,還應該有二個,但我認為這一段更合適一點,因這一段二邊的山嶺頗為險峻,援兵過來更慢。”
嬴湯聽了,有點不爽了,道:“是呢,聽起來很簡單,可我為何就沒想到呢?”
李斯忙道:“公子只是想都沒想過使團能順利攻下長城,才忽略了這種若使團認為自身能贏,會向哪裡逃竄這個細節。”
嬴湯拍掌高興道:“對,對,對,我就沒想過使團會贏嘛,而且那的確是不可能的,使團會來這一段就好,哼,敢打我孃親的主意,定要張正那小子好看。”
李斯道:“主公只是為此麼?”
嬴湯皺眉道:“當然也是幫趙王效力。”
李斯瞭然,在一邊躬身道:“斯這麼問,只是為了心中有底,若是有趙王之命就好,畢竟此事趙里人都不見,李秋水也只出些人,都十分狡猾,竟讓主公一個質子之子施行此事,我是怕主公中了圈套,攔了使團後,自己卻討不得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