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濤說:“咦?魏王未必不要和氏璧,是否在魏王如此作態之下,趙王才真的決定要交出和氏璧了?”
郭靜點頭:“是的,我爹說,如此一來,業城雖和寒丹形成了犄角之勢,可是,那卻是一隻假角,甚至說不定會成為插在心臟裡的角,而魏王的愛姬玉如夫人則來了趙國,說是幫魏王觀察秦軍,實則,私下裡卻在赴宴時,透露了她對和氏璧的喜愛,而這,自然就是魏王的喜愛。”
張靜濤說:“原來如此,所以趙丹便決定交出和氏璧,只是,卻對魏王不敢信任,不是給魏王,寧可給秦王,以求退軍?”
郭靜說:“嗯,趙王還讓住在寒丹的秦國質子嬴子楚為公使,和趙使一起,將和氏璧押送到城西的一個軍營中,那裡則有秦使等著。”
張靜濤一聽,奇了。
嬴子楚?
秦國質子不應該用這姓的啊。
因嬴字拆開來看,是:亡口月女凡。
其中月為弓形,因弓如月,可以拆卸化為無,可以裝弦成為弦月,可以拉滿成為滿月,因此,月和弓,在古代是相通的。
為此,月女就弓女。
又,月女,自然亦是以觀月之月曆引導族人農耕的女族長,這種曆法或技術的指導,在古代,叫作氏,月氏之稱,就是如此而來的,因而這月女,代表的亦是族長的‘長’字。
事實上女真也常被叫作月氏。
可想而知,月女其實便是弓長的含義,也就是說,是對‘張’字的釋義。
亡口,則當然就是滅口、封口的含義。
因而,亡口月女凡,無疑說的就是‘凡間不再稱張姓’要將張的真義藏掖,為此,張掖這個地名,便是如此而來的。
張靜濤便說:“嬴是一種化姓吧?若用於正名,不該恢復張姓麼?或者,就算他是嬴姓,那麼秦國亦是‘嬴姓趙氏’的,也就是說,子楚出自於宗族總支嬴姓,因子楚的一族發展了‘趙’這種生活技術,被華夏皇族賜姓為了‘趙’,而後就姓了趙,因而,這也應該是叫趙子楚的啊。”
郭靜讚道:“懂得這些的寒門子弟可不多的呢,你居然知道,這個問題,我也問過的,正如你所說,嬴姓便是張姓的化形,我爹爹說,這是儒門以前的教宗周武王說,‘秦國趙支若能用嬴姓,將西張變為西藏,便能興旺。’這一支便改用了嬴姓,為此,他們不再傳播趙字真義,只繼承了嬴字含有的張字真義,為此,張字含有的弓弩技術,秦國卻是傳承得很好的。”
張靜濤明白了,他是知道乂的含義的,因而趙字的真義,其中主要的一項當然就是編織技術了,因此,趙,用了‘造’音。
便點頭了。
儘管毫無疑問的,嬴就是一個毫無其他意義的封建假字,很嬴蕩。
張靜濤就說:“那就是嬴子楚了,看來,是嬴子楚怕被人劫走和氏璧,不願聽從送璧任務,平原君趙勝便想安排嬴子楚明著去送個盒子,暗中卻讓不起眼的武士去送,於是便選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