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她在系一張左弦小竹弓時,一鬆手,那弓弦便彈了出去,連帶著那繫上的繩索也甩動了一下,並且這一彈還略微彈痛了她的手指。
“咦?”
阿咦又驚奇了,明亮的眼睛睜大了,細細看著小竹弓出神。
又拉了弓弦,彈自己的手指。
一會後,這種被割彈到手指的感覺,讓這小妹子試著用弓去割野草了。
割了幾葉後,阿咦不斷用手指撥動弓弦,聽著那弓弦的彈動時發出的輕輕的‘嗡’聲,似乎發現了十分有趣的東西。
而這,還不算什麼,又過了一會,張靜濤激動了起來,因為他看到阿咦又拿了她的小竹刀,架在了那小竹弓上,一彈。
這一彈,意味著真正超越了原始狀態的工具出現了。
“啊!啊!啊!”張靜濤忍不住用驚歎來誇讚。
阿咦眉花眼笑了,她把這種東西,叫作了‘割’和‘嗡’,複合為弓音。
其中,割音是小妹子以前磨石刀發出‘戈戈’聲時,見石刀做出的就是割肉時的割的動作,因此取音。
之後,是出於張靜濤的意外,這小妹子並沒有繼續研究,而是放下了小竹弓,便打算睡覺了。
去問她,才知道阿咦並非想不到做出大弓來,也不是想不到弄出更長的竹條來當箭支用,而是打算以後安頓下來了再說,還說,要找刺蝟的刺綁在上面。
卻是這古代的刺蝟是很多的,小狐狸就遇到過好多次刺蝟,每每都被刺蝟扎得無從下口,只能灰溜溜放棄,給阿咦的印象特別深。
為此,刺蝟的刺是否有效張靜濤不知道,他只發現,箭字,便是竹字頭的,看來,最初它便是用竹子作出來的,並且,其含有的‘竹、前’的含義,也說明了最早的弓是竹子作的。
同時,箭字本身帶著竹字頭,說明其本身也是竹子做的,因而,箭,便是搭在竹弓前的竹子的含義。
第二日,二人在一塊山坡草地上要啟程時,卻發現春雨快來了,為此,若換做別的猿人,定然會很難受,但是阿咦卻不怕,她帶出的竹製品中,有專門為了避雨用的竹包,便是用二片大竹笠製成的。
這種竹笠由細竹條編成,分為二層,當中夾了密密的粽葉,用屋簷方式壓緊後,能做到完全防水,別說這小雨,就是暴雨都別想滲透進來。
二人可以換下衣服,藏在這包裡。
當初山洪襲擊絲族居地時,二人在試驗的正是這種竹笠。
阿咦就脫光了麻布衣服,包在了竹包之中,準備換上一套薄薄的蓑衣,戴竹笠防雨。
只是,這個已然差不多十六歲的少女,在張靜濤面前就這樣展露出了青春的挺拔身姿,讓人怎麼受得了。
更別說,她還勾起了一點嘴角,淺笑著露出了一點小白牙,用那明亮的大眼睛驕傲地看著張靜濤,還拖著長音,用極其驕橫誘人的聲音,指使張靜濤說:“脫,快脫。”
張靜濤脫光後,看去,在晨曦之下,這小妹子美麗如叢林間的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