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錢豐、周全雖原本不是敢死營的,但勝在武技高強,之前只因是打架,才束手束腳,此刻卻是武技全放開。
白廟賜更是武技驚人,此人長短武器皆通,見步戰中長劍效用不會太好,早把二段的亮銀矛拼接起來,加入了張靜濤這一個戰團後,身周的殺氣濃郁如水,每一次出擊,竟然都必帶走一條人命。
陳佳琪護著楊武媚則本在三個小隊的後方,防備敵人沿牆試圖突擊使團的後方,也有支援隊友的作用。
為此,楊武媚早就拿著弓箭了,只是未使用,此刻卻不管了,和團隊中幾個弩手一起,開弓就射。
而對面的武士本來並沒有生死廝殺的準備,因而不但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也未準備弩箭,此刻雖也有飛鏢射來,然而混亂間能射準的不多,而且若有同伴阻礙,就會不敢放開手腳。
這時候,七仙女都得到過元氣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個個都是眼觀四路耳聽八方,能充分規避對方的遠端。
而對方,卻已然有把飛鏢射在了自己同伴身上的。
少頃,雙方小隊正式接戰。
使團陣型簡單,硬剛陣。
對方或有五行陣,或有梅花陣,再或鴛鴦陣,如此種種,無一身形呆板。
這二類看似差不多,本質上卻完全不同的陣型碰撞在一起後,場中就見使團士兵衝擊,後撤,再衝擊,再後撤,不讓敵方壓制住空間。
三個小隊就如一把三叉戟,刺出,收回,刺出,再收回。
每一刺,都要帶走不下十條人命。
這時,酒樓外看熱鬧的才發現,比戰陣,白馬武士可謂是烏合之眾,完全不是使團士兵的對手。
並且小範圍戰鬥時,對面攻來的敵兵其實數量並不多,從區域性來說,對張靜濤等人來說,只不過稍佔一些優勢,比如用三十幾人來圍攻他們這二十人不到。
再想加人進來?
加不進的,空間不夠了,會被同伴的兵器誤傷。
而使團眾人,是帶著大盾的,就有了施行小隊戰的能力,盾牌,無疑是在硬剛中必不可少的。
這便是張靜濤還敢囂張的原因,否則,他會帶著使團成員有多遠逃多遠。
他對除了幾名副官,其餘都帶著短弩的原敢死營士兵的突破能力還是有些信心的。
為此,樓中便是慘叫聲,骨碎聲,倒地聲不斷響起,白馬騎士一波波上來,一波波被擊敗,等酒樓中只剩下公孫桐和羅剎站著時,使團兵卻竟然一人都未損,只傻朱手臂上中了一鏢。
這亦是陳佳琪和楊武媚二人不求殺敵,只求救援和遠端反制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