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把臣席撤掉一些,將後面的更多的從席劃給一個臣席,就如一個臣席後面,若跟隨五排從席,那麼就可以給這個臣子安排五十名隨從。
這個撤掉,則是說桌面上不佈置食物酒水,並不用真把案几撤掉。
而愈接近趙王的臣席,身分地位就越崇高。
並且國君若設國宴,會很講規矩。
左排臣席必須是王室趙氏成員,並且是公主、府君,從席則包括其下涉足於軍政商的子弟,其中女子並不少。
左排王室首席,則會讓實權公主來坐,一定程度是以示王室之中,以太夫人管理為主。
免得門閥子弟一看上去就太過不孝,那麼如何以正領民?
畢竟,如今可不是強盜剛興起的年頭了,那會兒,是可以什麼都不管,然如今有城邦百姓要管理,怎麼可以什麼都不管?
但為了體現父系威嚴,太夫人不會來坐此席,再參與政務。
否則,就是自取其辱,因孃親十月懷胎,辛苦養育了兒子,卻就要聽兒子的,甚至要任兒子責罰,比如幽禁,比如賜死,那不是自取其辱是什麼?黃泉見母之類,說的就是這類故事。
另,王室並非宗室。
在華夏,全人類的領袖,西宮的皇族系統叫皇室,皇室開出東貴宮作為政宮後,只有東宮形成的貴族系統,才叫宗室的。
皇后代表的是皇室;
貴妃才能代表宗室。
當然,宗室也是含在皇室中的,是皇室的一部分。
而宴會廳的右排,則為異姓臣席,包括大家族首領亦有資格入席,亦是男女都有。
首席,借用女真人的相公大夫參政模式,以眾相之首,稱首相。
這首相也的確通常會和王室有聯姻。
另外,若設小宴,則可以很隨意安排席位,也不分左右規矩,但通常來說,總歸還是越靠近趙王的,便是越有地位一些,除非有時候為了專務,才會將來人暫奉為上賓。
這就是奉為上賓的由來。
並且在小宴時,通常會刻意排亂一些位置,以告訴眾人是小宴,至於如何排亂,這可就讓人頭痛了。
比如今日之宴,就是小宴。
趙敏便是左邊王室首席。
而在亂排之下,儲君趙裡、平原君趙勝、廬陵君趙神本應坐在左邊趙敏之下的,此刻卻都坐在了趙敏的對面。
也不知道算什麼意思。
總算還沒把平原君排在儲君趙裡之前。
廉頗則排在了趙敏的下面,讓趙敏看上去很有聲勢,那儲君趙裡便時而會看看廉頗和趙敏交談時的神色。
細看,廉頗的容貌很威武軒昂,八字鬍,正值壯年。
而本只能坐在從席的張靜濤,和敢死營中的一些軍官,錢多多、蕭美娘,以及一些有些天賦的年輕人,諸如蕭狂風、白廟賜之類,卻都安排在了廉頗之下隔了幾座的臣席上。
其餘一些各個陣營中的武士,諸如傻朱,龍陽子,玉簫七仙女,苗茶花之類,都跟著各自的老大,坐了從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