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泊周邊的幾處營地又逐漸熱鬧起來。先從附近趕來的商隊運送藥材和糧食等物資抵達,山寨會以略高市價的價格收購,也會趁機推銷水泊的特產。
一來二去,碼頭成了收購點,營地成為了商隊落腳點。較遠的地方趕過來的病人帶著鋪蓋,便在營地安頓。儘管山寨會提供糧食和木炭等配給。
可閒不下來的人協助漁民打魚獲得報酬,換取酒肉,衣食無憂。周圍十里八鄉的百姓聞訊,挑著蔬菜來販賣。山寨便趁機開設臨時商鋪,經營酒館茶肆,販賣小吃等,彷彿少華山腳下的情形再
現。
這種變化是肉眼可見的!
另外幾處營地同樣在修建完成後,從冷清變得熱鬧。梁山打出名氣,得到百姓擁護,不再需要放出風聲,便自覺地把家中吃不完的蔬菜挑過來販賣。
梁山猶如無底洞,是個超級主顧,商隊自然樂得發財。走路路,跑水路的,絡繹不絕,或明或暗給梁山運來各類物資,就連遍佈周圍的村店生意爆火……
這便是好名聲和人流帶來的好處。
以往那種商隊,百姓碰到水泊繞路走的現象一去不返。
王進對這一幕有所預料,不過,沒有目睹這種盛況。而是在會診結束的兩天後,便率隊離開水泊前往河北滄州。此行目的之一便是拜訪小旋風柴進!
為此,準備了好幾車千里香好酒和雪花也似的白糖。以及捎帶上王倫這位跟柴大官人相識的故交。
尚桂花,扈三娘雷打不動的跟隨,李清清也被拉上。三十來個親衛,押送著貨物混入北上的商隊。
臨走前,王進囑咐山寨蟄伏發展,動員嘍囉大興土木,修建修建房屋等,迎接即將上山的百姓潮。
沒錯,就是百姓潮!
事實的確如此,從他走後的第二天開始,舉家投山的人成群結隊。
他們之中有因“花石綱事件”從江浙路逃難過來的,也有遭受惡霸欺壓活不下去的人,更多的還是生活並不如意的窮苦佃戶。在得知梁山的種種善舉後,又聽說山寨招人上山生活,便索性舉家
投奔。
每天都會有人來到水泊邊試圖上梁山。
遍佈四周的村店接待,初步篩選,並通知山寨派船來接送。從這一刻起,山寨直屬水營開始忙碌起來。
梁山又是搞會診,又是大肆收購糧食,藥材等,如今又是百姓上山投奔,搞出來的聲勢越來越大。鄆城官府不敢作聲,濟州也不敢招惹。好在梁山一切跟往常沒什麼兩樣,不鬧事,反而做與人為善。誰也沒有主動打破平衡,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
抱犢山要塞。
這裡隨著山上的百姓陸續轉移,變得冷清了不少。但這幾天陸續有人上山,人口超過七千還在增長。除了馬軍第三營落雕弓唐斌率領本部坐鎮外,其實還有兩千餘名二線編制的山寨守備軍協助。
梁山的飛鴿傳書抵達後!
唐斌下令所有外出訓練的騎兵全部返回,帶上足夠七天所需的行軍乾糧,動員一番後,連夜湧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