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豢養凡人,以靈根為修行資質,天厭之。”
雖獸皮捲上只留這麼幾句話,但所含資訊卻不少。
尤其是那句“豢養凡人,以靈根為修行資質,天厭之”。
長生邊學習邊看一些修行常識手冊類的書籍玉簡,她如今也不是什麼都不懂的小菜鳥了。
至少她知道,在千景大世界,人人可修行,雖有靈根,卻不過是一種特殊體質(第十七章)。
如今,這滄淵界的修行界居然只認靈根為修行資質,導致“天厭之”,怪不得“通天路斷”,沒毛病。
想來這幅界圖不是本界之人畫的,否則不會說這些,可能是哪位下界大能在遊歷至此界,一時感慨吧!
不過這和長生關係不大,她也沒那個能力扭轉一界的錯誤認知。
她自己如今還住在魚田裡呢!
滄淵界是一個四周為陸地,中間卻是一個巨大的海洋的界域。
其中,海洋的面積佔據了整個界域的七成。
隨著人口越來越多,陸地不夠住,就要往海洋發展了。
像種花家,一般都是在在淺海域填海造陸。
但滄淵界的修士就特別優秀,他們在大海里面翻山倒海,建造了“海中陸”,且不是一塊,而是數千數萬個。
而這些“海中陸”,應該就是“豢養凡人”的地方。
越氏子在《海上仙途》中說到的海中小島,在界圖上也有標記,是修行之人來往海中陸的補給島。
“天海水幕”則是一種隔絕兩界的陣法。
經過越氏子的經歷,加上手裡的界圖,長生大概能推測出當初建議建造“海中陸”的那些修行者的打算。
還是為了彰顯“靈根”的重要。
沒有靈根的就是凡人,就要下放到海中陸。
想來應該也有“仙人”定時到海中陸來測試靈根,有靈根的就能去“仙界”。
凡人生老病死不過幾十年,外邊一百年過去,海中陸的凡人都能四世同堂了。
如此一代一代、祖祖輩輩這麼洗腦下去,誰還能知道“沒有靈根也能修行”一事。
不得不說,這計策實在是高。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害人終害己。
長生也沒心情看這勞什子界域圖了。
人心險惡,她還是老老實實就在這塊海中陸上修煉至離開吧。
外面的世界雖然精彩,但沒實力還出去折騰,也不過就是活不過三集的炮灰。
收起界域圖和日曜石,長生靜下心,內視靈臺,神識化作一把錘子,就開始吭吭的錘鍊自己的神魂。
此時,她的神魂本源雖然依舊只有豆粒大小,但看著就不像先前那如風中燭火的模樣了。
一錘一錘下去,從中溢散的魂力越來越少,隨之進入其中的魂力反而越來越多。
越來越凝實的神魂本源散發著柔和的光,就像是滿月時的月光。
一顆七彩菱晶、一顆乳白珠子、一隻月牙形墜子圍繞在神魂本源其中,它們似乎也在悄無聲息的吞吐著魂力,卻也有莫名的力量反哺給長生。
一切,看上去都那麼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