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清晨。
劉立換上一件便服,帶著夏侯惇以及幾個身穿便服的先登死士出門了。
劉立想先熟悉熟悉漢縣,畢竟如今漢縣管理用不著他操心,交給關靖就好,別的不說,關靖冶理一縣那是綽綽有餘的。
逢紀則是去了寧縣上任,朝廷這次動作很快,從各地縣裡挑了五萬貧困戶遷移到寧縣,朝廷承諾會給這些遷移的百姓土地,所以這些貧困戶還是願意去的。
由於擔心逢紀的安危,劉立給了他五百輕步兵,以防意外發生。
徐晃則是跟隨黃蓋去城外軍營中熟悉熟悉,華佗在漢縣開了一家醫館,憑藉他高超的醫術,冶好許多人,而且費用都不高。
貧苦的人直接不收錢,富有的人,華佗當然不能放過,反正這些人不缺錢。
劉立逛了一路,發現這些平民百姓的生活不算特別好,大部分人只能說暫且混個溫飽,還有不少的乞丐橫行大街。
這還是城內,如果外面的村落,他們的日子肯定還要悽慘,劉立前世和今生都沒有體驗過這種吃不飽飯的生活。
所以他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讓自己冶下的百姓過上好日子,至少不會再餓死人。
劉立在逛完整個縣城後,將漢縣情況大概都瞭解了一下,準備過幾日去村落看看。
路途經過漢縣縣衙之時,劉立看到一個鼻青臉腫的老人在縣衙的大聲哭泣,老淚縱橫,他的身旁有不少的圍觀百姓。
“大人,小民是真的冤枉啊!”
劉立見狀眉頭一皺,拉過一個圍觀的問:“這位兄才,這老漢為何在縣衙門前大哭呢?”
那人也是熱心腸,見劉立想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便跟劉立解釋了起來。
“小哥,你有所不知啊!這……”
原來這老漢不是城裡人,而是離縣城不遠的一個叫張家村裡的村民。
城中幾個頑劣的商人子弟,去那張家村遊玩,一時興起將人家老漢的房子給燒了,燒了還不說,人家老漢去理論幾句,這商人子弟的奴僕便對他拳打腳踢,打得那是鼻青臉腫啊。
事後,他越想越氣,不顧旁人的阻攔,鐵了心要告這些人一狀,這還有沒有王法了!
“倒是這老漢想的有些簡單咯。”那位熱心腸的中年人最後說了一句。
“兄臺何出此言呢?”劉立有些不解。
“唉,這樣的事發生了不少,前幾任縣令都是收了錢,好一點的和稀泥,壞一點就直接倒幫這些個頑劣子弟啊!”
“這個新上任的縣令大人,應該也是差不多吧,頂多就是和稀泥。”
中年人嘆了一口氣,拍了拍劉立的肩膀,讓他好自為之,最好不要多管閒事,就離開了。
劉立心中給那幾人定了死罪,不過他不著急,他想看看關靖是怎麼處理的,如若他真的收錢辦事,那劉立一定要嚴懲。
過了一會,關靖就出來了,看著門外的老漢,他問其為何在縣衙大聲喧譁,老漢如實告知。
關靖得知事情的緣由後,臉色鐵青,自己冶理下的地方,竟然有這種事發生。
他讓幾個衙役去將那幾個犯事的商人子弟給抓過來,隨後對老漢說道:“老伯不用擔心,本官必為你討回一個公道!”
隨後就將老漢帶進了縣衙,準備升堂處理此事。
東街,蘭府。
“諸位,我蘭府沒有做什麼違背律法的事吧?”一個管家模樣的人看著這群來者不善的衙役。
“至於有沒有犯事我們不知道,但是縣令大人要我等在你這抓一個人。”為首的那衙役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