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秦子川分開好幾個月了,心中那堆積的思念即將崩潰。
不然她也不會不遠萬里來到嶺南,只為見秦子川一面了。
如今她和秦子川的距離越越近,是一秒都等不了了。
……
而此時,秦子川正在和林邑國的使者扯淡呢。
第一天見到林邑國使者的時候,秦子川便為他算了一筆糊塗賬。
這時間的問題上,秦子川自然是說謊了。
他若是想要出兵,還需要向李二陛下請示嗎?
先斬後奏,才是他北唐王一貫的做事風格。
這如同猴子一般的煞筆林邑國使者,自然不是北唐王在大唐的地位,還有李二陛下對他的信任。
所以他簡單的算了下時間,覺得北唐王說的在理。
而嶺南王馮益給他的出的主意,是迄今為止最好的辦法了。
這北唐王和嶺南王,都懷有一顆仁慈之人,都是天下最好的好人啊!
若是換做其他人,他們只顧著撈油水,誰特麼的會在乎他們林邑國的死活?
他們都是好人啊!
林邑國子民,必須記他們一輩子的恩情。
孰不知,秦子川真的是好人。
而林邑國百姓也真的感激了秦子川一輩子。
因為是他讓這些在林邑國受苦受難的百姓脫離苦海,擁有了至高無上的大唐子民身份啊!
只可以,林邑國這位逗B的使者猜到了最後的影響問題,卻沒能猜到他們林邑國的命運問題啊!
當然了,這都是後話了。
林邑國使者在心中權衡了下利弊,對秦子川和馮益是感恩戴德。
若是借了大唐的兵,等到掃平六詔以後,他們若是賴在林邑國不走怎麼辦?
可是現在將他們林邑國的兵拉到大唐訓練,這不是在毫無保留的為林邑國增強實力嗎?
當然了,在大唐訓練士兵,那可不是白訓練的,自然要花錢。
畢竟將士們的吃穿用住,都需要銀子不是嗎?
但是,這點錢算錢嗎?
只要打敗了六詔,花出去的錢便會如同流水一般“嘩嘩”流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