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魚也許是猜到了什麼。
所以才會在後面說了那一句諸如河宗的人藏起來之類的話。
但是他並沒有在意。
藏起來的人自然是藏起來的人。
只是每日在酒肆裡喝酒吃麵,然後看著那條窗外長街。
小鎮環繞著東海高崖,那麼自然街道是彎曲的,並不能一眼看完所有的東西。
張小魚每日看著那短短的一段,並沒有看膩。
自從酒肆變成了麵館之後,小二便忙了起來。
人們驚奇地發現,原來這裡有一家這麼好吃的麵館,每日來的人都讓小二忙得不可開交,連當初覺得賬本上少了某些東西的事都忘在了腦後。
於是張小魚又幹起了他的老本行。
打雜。
當初在南衣城的時候,張小魚便經常給蘇廣家的客棧端茶送水擦桌子,現在依舊幹得得心應手。
有些不知情的人間小鎮旅客,對張小魚的服務很是滿意,有時候碰見出手闊綽的,還會給他打賞一些小錢。
張小魚有時候便坐在窗邊看著桌上的錢,卻是笑著想起了在南衣城的那些人。
譬如那個撐著傘的師弟。
他肯定會想——如果是張小魚見到了這麼多錢,肯定會歡喜的發瘋。
張小魚也確實很開心,活在人間,哪怕是三劍三觀的弟子,總也免不了要用錢。
有錢當然是最好的。
所以他看了很久,便把錢都收了起來。
來東海的人,要麼是修行者,要麼是有錢人。
所以張小魚倒也存了不少錢。
有時候看著在那裡忙活的小二,想著到時候離開的時候,還是結一下賬吧。
畢竟張小魚不是真的沒良心。
他只是有時候確實沒錢。
小二當然不知道窗邊的張小魚在想什麼,他只知道這個人間都知道名字的大道之修,人還怪好的,天天幫著自己招呼客人。
小二覺得到時候張小魚要走的時候,自己怎麼說也得給他發一筆工錢。
雖然自己只是一個人間小小的麵館掌櫃,而張小魚是很高很高的修行者。
但是工錢怎麼也得發。
畢竟槐都的陛下很多年前就頒佈了律法。
第一千三百六十二條裡說得明明白白,拖欠工錢,當三倍賠償,並處以三倍罰金,情節嚴重者,三代之內,嚴禁從商。
兩個人都在想著給對方錢。
什麼叫做雙向奔赴?
這就叫做雙向奔赴。
......
十月過得很快。
當街上的人們說話的時候,都會吐著白色的霧氣的時候,人們便知道真的寒冷的日子要來了。
哪怕小鎮滿是終日不休的火熱的爐子,那些寒意還是穿街走巷地鑽入了人們的衣領中。
有時候人們早起的時候,摸一摸窗欞,都能看見那些白色的細霜,於是又加了一件棉衣,走在了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