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鄉沒搭理我,我趕緊掏出一顆煙,點著了,塞到手裡,他才懶散的看了我一眼,跟我說:“你們也是來做工的啊?我勸你們還是回去吧,要命哦。”
我聽著就趕緊打蛇上棍,我說:“不就挖個死人土嘛,咋就要命了?下面還能有鬼啊?”
老哥笑了笑,跟我說:“比鬼還可怕嘞,這個人是俺們村的,之前挖土的時候,不知道咋的,土裡面冒出來了油,這個油還特別邪乎,不知道咋的就燒起來了,他一下就給燒著了,我們就趕緊拿水潑,但是越潑,火燒的越旺,這不就給燒死了嘛。”
我聽著就皺起了眉頭,這可能是挖到伏火了,而所謂的“伏火”,就是能夠“飛焰赫然”,具有燒死盜墓者的效力。
這種墓被稱做“火坑墓”,是南方地區特有的一種墓葬這種,“火坑墓”出火的原因,可能由於墓室裡埋藏的有機物分解,形成一種可燃氣體,就是沼氣,伏火就是沼氣所引起的。
這個火洞可能是人為的,也有可能是天然形成的,因為墓地裡有陪葬品屍體,這些東西在腐爛過程中,在缺氧的情況下。會產生大量的可以燃燒的氣體,在墓室封閉得特別好的情況下,尤其是在棺槨密封很嚴密的情況下,氣體長時間聚集在棺材中,當棺材突然被開啟時,沼氣如果遇到明火,當然一點就著。
這就是吃臭的人口中中常說的火洞。雖然挖掘火洞十分兇險,不過很多吃臭的人卻十分願意碰到火洞,能出現火洞說明墓室是儲存完好的。
不過這種火一旦燒起來,就沒有救了,因為水是根本無法撲滅氣體燃燒的火焰的。
這個地方出現火洞了,這說明這個下面的墓還沒有被挖開過,只是他們找不到墓口而已。
我跟王紅等了一會。閻六跟王芸還沒有回來,我就急了,我問老鄉他們兩在什麼地方,老鄉就告訴我們他們在樹林裡考察呢。
王紅聽了就特別生氣,罵閻六不是個東西,俺們在外面風吹日曬的,他閻六倒好,居然跟王芸在小樹林裡考察,考察他奶奶個腿,肯定是幹什麼壞事去了。
我也沒搭理王紅的抱怨,就叫他一起去對面的樹林,樹林都是一些雜樹,這地方跟俺們東北不一樣,到處都是山。在山裡面修陵墓,這個地方就是一片平原,墓是修在平地上的,而且沒有封土堆的情況下,你根本就找不到墓的具體位置所在。
在古代墓與墳是兩個概念,墓是挖穴埋葬死者以後再把土填平,就叫做“墓”。
而墳則是在墓之上另外填土形成為一個拱起的土堆。這才叫“墳”。
在遠古的時候,人們是墓而不墳,人死了挖一個坑,埋進去再把土填平,就算安葬了。後來人們逐漸地感到要在自己的親人墓前立一個標記,以便天長日久之後,後人還能找到他的墓穴。因此由最初的在墓前豎立一個簡單的標記,到將墓土堆高,再在上面或者旁邊立一塊自己認識的記號。
於是,就有了墳的形成。
“墳”只是一種便於讓生者辨別墓地的一種標誌,到後來,人們大概為了能比較長久地保持墓地的存在,於是便在墓地上堆起大量的土,並且在土的旁邊豎上一塊結實的石碑,上面還刻上死者的名字和家屬的姓名,以便後代一目瞭然地找到自家祖宗的墳地。 [Miao& 首發
哪些古代帝王的墳墓當然不想自己的封土堆倒了,為了讓巨大的墳堆一直儲存幾千年都不塌陷,就把封土堆給弄的像一個小山一樣,所以在平原這種地區遇到的墳墓都叫這個堆,那個堆的。
我們走著走著,突然聽到林子裡有動靜,眼前的這片林子特別的密,而且都是灌木叢,我看著一片灌木叢後面居然有動靜,我就讓王紅過去看看,王紅也沒多想,這地方不可能有什麼大型的野獸之類的。
但是王紅剛想扒開灌木葉子。突然看到一把白花花的刀子頂在了他的胸口,嚇的王紅罵了一句娘。
我看著也心驚,這後面咋會有人呢?我看著那人慢慢站了起來,對著我噓了一聲,我沒說話,我聽著他背後有人說話了,為了我一句:“立馬人還是風頭?”
我一聽是道上的黑話心裡就知道遇到什麼人了。我說:“吃臭的拉網子,天南地北雙飛客,兄弟你是裡口來的?”
“天上飛來的!”
我聽著就鬆了口氣,王紅估摸著不會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