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娟本以為長生牌這事已經夠誇張了,沒想到居然還有人想著給她建生祠。
“怎麼回事兒?”王秀娟問。
寧長榮解釋,“娘你還不曉得吧,城外的好多村子不是也有一些後來過來的流民嗎?這陣子瘋狂的在伐樹,甚至好幾個村子還吵了起來,發生了幾次械鬥,我讓老三他們去管過幾次。”
寧老三接道,“對對對,我和二哥一問才知道他們伐樹是為了給娘建生祠攢的木頭,大家都想早點建起來,可是那樹本來就為了給流民建臨時居住點砍了很多,後來又落戶,修房子時又砍了不少,現在他們又要去砍,這樹和樹也不同,他們都想搶著用最好的木頭給您做生祠,然後就幾個村子吵起來了,甚至還動了手。”
寧老二應和,“我跟老三去的時候,好幾個人都打得頭破血流,還好我們去的及時,不然說不準還真能出人命。”
寧清西聽的目瞪口呆,感念她奶王秀娟的人氣,又驚歎於村民的“動手能力”。
“咋還打起來了?要是因為給我奶建生祠搞出人命,那我奶是不是平白無故背了一口大黑鍋?”
寧長榮也點頭,一邊扒飯一邊道:“誰說不是?我當即就下去制止了,這事兒得嚴肅對待,反正該關的關起來了,再不聽話的就讓他去挖幾天礦就老實了。”
……
“二嬸,就是這頭,管它吃喝就行。”
隔天方春梅便馬不停蹄的到了孃家商量借牲口這事,好不容易才說服了方家人願意借這頭牲口,然後就領著兩個妯娌帶上禮物,都是之前做的一些東西,並不貴,但是是一份心意,寧清西也沒嫌棄了就收下了。
來到車行,寧清西帶著她們到車行後面領出一頭騾子。
兩個妯娌都有些緊張,手一直拽著衣角,跟在方春梅後面,全程由方春梅說話。
看起來不像是方春梅的嫂子,反而像是方春梅的晚輩。
不是她們不想和寧清西說話,實在是寧清西那一身氣勢,讓她們望而生畏。
當初寧清西出現時那些士兵恭敬的模樣,如今還深深的刻在她們的腦海中,讓她們不敢把面前這個小姑娘當成晚輩去對待。
“嬸子替我孃家謝謝西西了。”方春梅感謝道。
寧清西大方的把牽住牲口的繩子拿給對方,“二嬸我都說了,咱們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隨後,方春梅領著兩個嫂子牽著牲口,樂滋滋的回家。
路上,兩個嫂子跟方春梅說著話。
“西西這孩子我記得,梅子你出嫁那年我也看過,想不到這麼些年過去了,變化居然這麼大,我看那些士兵對她恭恭敬敬,嚇得我都不敢跟她說話。”方春梅的大嫂道。
方二嫂也點頭,“哪家小姑娘有西西那身氣勢?我也不敢跟她講話。”
方春梅道,“西西這孩子挺好相處的,大嫂二嫂你們也不用擔心,這牲口牽回家去,你們一定得精心餵養,不然到時候牲口瘦了我沒辦法回去交代。”說到最後她語氣漸漸嚴肅。
方春梅的嫂子理所當然道:“那肯定得養好呀!人家願意給我們用,說是我們幫她忙,咱們也不能蹬鼻子上臉,這騾子肯定給她伺候好,放心吧梅子,不會叫你難做的。”
戰爭一時半會結束不了,寧清西也只能給這些牲口另謀出路,只留下一些繼續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