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數千裡之外的大宋都城開封,皇宮內。
趙煦正襟危坐於龍椅之上,一襲金色的龍袍,頭上戴著束髮嵌寶紫金冠,一雙冷峻的黑色眸子鉗在一張完美俊逸的臉上,漠視著殿下的翰林學士範祖禹。
此人是太皇太后執政時的心腹之一,也是阻止王安石變法的頑固派。
不止是範祖禹,現在殿上大部分臣子都在勸自己不要妄圖對遼國動兵,要再休養生息個幾十年。
聽著眾臣的稟奏,趙煦越聽越氣,心想若不是王安石等變法之人被太皇太后一一剷除,這殿堂哪會連一個有血性的臣子都無。
趙煦一拍扶手,發怒道:“燕雲十六州都給遼國佔了去,大宋每年還要向遼國進貢,既像藩屬,又似臣邦,朕身為大宋天子如何咽得下這口氣。
咱們大宋人丁比之遼國多了近十倍,糧草也是其三十多倍,十個打一個難不成都打不贏,咱們漢人是孬種嗎?
當年我漢人沒能打過契丹,難不成就永遠打不贏嗎?”
說著,趙煦將玉璽狠狠的砸在地上。
“奪回失地,為祖宗雪仇。朕不但要打,你們還得給朕狠狠的打。”
太皇太后已然駕崩,自己終於可以行使帝王權力,用鐵血手段,讓大宋重獲新生,擊敗大遼,奪回燕雲十六州。
當天,隱藏在開封的遼國細作便將此訊息傳遞了出去。
大遼上京城中,耶律洪基閱完擺在面前的奏則,彷彿看到開封皇宮內那個雄心勃發的少年。
嗤笑道:“趙煦啊趙煦,朕本就打算如何征服你這富庶南蠻。
只不過你等龜縮雁門關,讓朕沒有十足的把握,如今只得先下手為強。”
隨即叫來傳信太監,將各大重臣召集而來。
待人員聚齊,耶律洪基意氣風發道:“南蠻之主趙煦小兒想要出兵奪回燕雲十六州,朕要舉全國之力,趁此大好時機,一舉征服南蠻。
朕,不日便要御駕開封,滅了這南蠻,為我大遼開疆擴土,建立萬世不拔之基業。”
蕭峰一聽耶律洪基將要侵宋,著急道:“陛下三思,我大遼本就擅長遊牧,哪怕取了大宋領土,對我契丹來說也是毫無益處。”
耶律洪基望著下方的蕭峰,如今的南院大王,自己的結義兄弟,心道:我這兄弟自小在南蠻長大,對其感情極深,自是不願我對南蠻出兵。
隨即冷冷道:“在你心目中,南蠻可是比遼國更為重要?
你是寧可忠於南蠻,也不肯忠於我大遼?”
蕭峰拜伏在地,說道:“陸下明鑑。蕭峰是契丹人,自是忠於大遼。
大遼若有危難,蕭峰赴湯蹈火,盡忠報國,萬死不辭。”
耶律洪基道:“趙煦這小子已有覬覦我大遼國土之意。
常言道得好,‘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咱們如不先發制人,說不定便有亡國滅種的大禍。你說什麼盡忠報國,萬死不辭,為何還要阻止朕出兵。
莫不是等到南蠻出兵,朕才能命眾將士上陣嗎?
蕭峰知曉改變不了遼帝的決心,也不想與大宋兵戎相見,喪氣道:“臣懇請陸下准許臣辭去南院大王一職,隱居山林。”
耶律洪基聽他說要辭官,更是憤怒,心中立時生出殺意,但想到蕭峰曾救過自己性命,對自己有恩。
隨即說道:“無論南征還是辭官,以後都休要再提,你回去好好思量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