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覆海軍的將士們便將四百萬兩白銀全部放置於市舶司前院。
由轉運司的官吏以及下屬們清點裝車。
陳道生匆匆吃過午飯後,便隨著運銀的隊伍一起前往開封。
一路上,陳道生也不願坐馬車,獨自騎著馬匹走在隊伍最前面,保駕護航。
畢竟此事重大,小心一點總沒錯。
泉州轉運使秋胡見陳道生不坐馬車。
自己便也同樣騎馬,好在其面前表現一下。
只不過常年養尊處優,堅持了一會,便覺得疲倦不堪,微微加快馬速,與陳道生並行。
“離開封府還早著呢,陳大人還是去馬車休息一下,養足精神才好面見陛下。
再說了,若真是遇見有惡徒膽敢劫掠官銀,陳總管在馬車裡總要安全一些。”
陳道生搖了搖頭道:“秋大人累了就去休息吧,本總管不累。
若真有蟊賊土匪來劫銀,本總管也算頗有身手,他們奈何不得我,秋大人無需擔憂。”
“是是是,沒想到陳總管身手不凡,是下官多慮了,下官先去馬車休息一下。”秋胡笑著點了點頭回道,微微一掃陳道生略顯單薄的身板。
心裡卻想著,陳總管這牛比吹得有點炸了。
這一路倒是無驚無險,沒有哪個毛賊土匪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打劫這支運銀隊伍。
中原武林方面,道教身為國教,道教高手不知有多少加入了六扇門,暗中管控著中原武林。
所以更是不會有什麼武林人士膽敢來劫掠。
時間已將近深夜,月明星稀,御書房外禁衛森嚴,個個臨危正襟的持劍站立。
天子腳下,他們個個精神抖擻,不敢有一絲懈怠,御書房的守衛向來是考核最為嚴格的,也是待遇最高。
花葵半夜被楊戩叫醒,前來御書房,觀閱這一封加急奏則。
“好!”
門外的大內侍衛均聽見花葵的叫好聲。
花葵又反覆看了幾遍奏則後,才滿心歡喜的離開,在半路上卻是支開了楊戩,前往皇宮深處的一座冰窖。
而楊戩則將奏則上的訊息,透過心腹太監傳出了皇宮,告知了右丞相侯寶梁。
結黨營私在哪個朝代均是不可避免。
五日後的夜晚,陳道生一行人押送著四百萬官銀進入開封。
陳道生行走宮中御路上,路面鋪著厚實華麗的紅毯,兩旁燈籠高懸,身為太監總管本就可以不經通稟進入皇宮。
當然,花葵早已派人通知於他,相約在御書房相見。
畢竟有些事情還是要先私下商議,才適合在朝堂之上提出。
“臣,參見陛下。”
“陳總管快請坐。”
“謝陛下。”
花葵親自將桌上的茶水倒好,溫聲道:“陳總管此次可是有天大的功勞,那石見銀山一個月便能開採四百萬兩白銀,一年四千八百萬,已經足夠大宋一年的軍費了。
此事乃重中之重,陳總管發現什麼問題,但說無妨,朕想盡辦法也要辦到。”
陳道生一邊思索,一邊回道:“船隻、人手均是不足,按師尊所說,東瀛不止這麼一座銀山,只不過石見銀山乃是最大的一座。
另外,東瀛極其落後,臣雖沒有完全領略過,但透過大內氏等人的描述,東瀛朝廷的軍隊也不足萬人。”
。。。。。。
翌日,朝堂之上。
文武百官分兩列站立於大殿兩側,等候花葵上朝。
陳道生亦是站立於百官之中,此次上朝,陳道生是打著大宋市舶官的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