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農家學堂
窗外群山環抱,綠樹成蔭;窗內孩童學子們,舉目向前,消聲靜坐,這一幅無與倫比的場景,正是學堂內授課讀書的畫面,充滿了莘莘的書卷之氣。
“開課面場圃,把歌話桑麻……”
這是周秀,在今天這個陽光明媚的上午,在學堂之上,給堂下在坐的二十多名,年幼的孩童們,上的第一堂課。
她在給學童們,講談桑麻之前,讓他們看了看,學堂外的情景。
此時,離這座學堂,不遠處的空曠處,羅布的水田裡,農人們正在殷勤地勞作。
現在,正值春末夏初,是插秧栽種的大好時節。
這些淳樸孜孜的生產,和忙碌的畫面,不禁讓人心生嚮往,領略到了一種強烈的田園風味,和勞動生產的氣息。
甚至,在彷彿之間,還能清楚地嗅到,那些場圃上的泥土味;能夠看到,在不久的將來,那些莊稼的成長,和收穫……
這就是王寶山的農兵營,和新建的農家學堂,所呈現出來的現實色彩。
而周秀的歡笑,和關於桑麻的話語,都彷彿縈繞在他的耳邊。
現在的他,正站在離學堂不遠的山腳下,聽著山上傳來的聲音。回想著五天前,他從莞平城回來後,在到此時,仍舊有些迷惑的一些事情。
就像,對於已經被周秀,改造成學堂的茅草棚屋來說,他內心的觸動,也確實很大。
先不說他自己的住所,被周秀徵用了,改成學堂;就連他自己本人,似乎在莫名其妙的情況下,全然聽候了她的差遣。
這一切,也怨不得別人,只能怪他自己,答應了周秀的一個條件。
而對於周秀來說,換取這個條件的代價,就是她來到王寶山的農兵營內,幫助他開設學堂,教導黑風軍裡的孩童們,讀書識字。
至於是什麼條件,周秀並沒有跟他說明,只是說等時機到了,自然會跟他言明。
這些疑惑的事,讓他想想,都煩心。
但為了那些孩童們,王寶山只得同意了周秀,一切都依著她的想法來。
現在的他,找農兵營的人們,幫他在原來的那座小山下,靠著河邊的地方,重新搭建了一處住所,還是三間的茅草棚屋。
他住在這裡,一是方便給周秀和周萍她們,挑水砍柴;二是離學堂也近,方便他時不時地過去,旁聽一下,周秀的講課。
更方便他,隨時都可以去農家學堂,找周秀借閱一下,她的藏書。
周秀帶著丫鬟周萍,一起從莞平城裡,搬過來時,她家的那些藏書,也被王寶山,一併帶了過來。
現在,都被放在了學堂旁,周秀的住所裡。
“王大哥,又來了!”
還沒等他走到跟前,站在學堂外的周萍,並向他打著招呼。
“是啊!今天是學堂開課的第一天,我過來看看……”
“嗯……先生今天,可神氣了,在學堂上一講就是半天,說了好些的東西……”
周萍似乎有些激動,連忙向王寶山,讚揚起了周秀。
而在這時,周秀的聲音,再次響起。只聽她說:“桑,並是桑樹,可飼養春蠶;而麻,是一種植草,它的皮可以製成纖絲,繼而結繩織布……這不管是種桑,還是種麻,都是農家的人們,都該掌握的生產手藝。所以,在下面的教課中,我會給你們,著重地講講這桑麻,和它們的種植情況……”
聽到這裡,王寶山不禁感到,有些不可思議。他不明白這周秀,為何不先教那些孩童們認字,或是講一些簡單的東西,而是給他們講起了什麼桑麻。
這真是讓人奇怪,和難以理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