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初窺真諦
開荒造田,耕耘種植,事情繁瑣,一切都得慢慢來,也急不來。
王寶山去取回水稻的種子時,已經到了晚上。
忙活了一天,他到現在,這個夜深人靜的時候,才有空坐下來,繼續他的修行。
最近,他在修行上,不知是怎麼了,仍舊是毫無頭緒,對風的領悟,依舊停留在懵懂的狀態。
以至於他,對自己都產生了懷疑,是不是因為自己的緣故,真的是領悟能力太差了?
一個多月來,他白天忙於開荒造田,晚上忙著修行,選這個山頭居住,他也是為了更好的領悟,這個特殊場所內的風靈源氣。
這裡的周圍,沒有大山的阻擋,全是一望無垠的平整地帶,使得這座小山頭,正處於風頭之上。
他在茅草棚屋的屋頂,盤腿而坐,儘量讓自己的坐姿,舒適自然,閉著眼睛,感受著天地之間,那些徐徐地吹過的夜風。
既然風,用眼睛是看不到的,需要用心去看,可用心怎麼去看啦?
此時,百思不得其解的王寶山,還在糾結著這個問題。他一直搞不明白,那金線山貓曾說的心眼,到底是什麼,怎麼用心眼去看。
為此,他還特意去找過金靈兒、和水靈她們,可得到的結果,讓他更加的迷惑。
金靈兒告訴他,心眼並是元神的神識,就是用自己的精神力量,所化的元神之體去觀察。
而水靈則跟他說,心眼就是靈識,是修行者透過修行,所修煉出的元靈之體,再用元靈之體去觀測。
這些對王寶山來說,顯然是望塵莫及的東西,他要是修煉出了元神,或是元靈之體,還用得著修行領悟之道嗎?
更不靠譜的說法,還是望月姑娘說出來的見解,她認為所謂的用心去感悟,其實指的是,用自己的神魂去感悟。
她還說一個人,分別有神魂和靈魂,只有開啟了神魂,才能感知一些平時看不到的東西。
這顯然更是超出了王寶山的理解,和他自身的條件限制。就算她們三人,說的都似乎很有道理,但王寶山卻是越聽越玄乎,也越聽越糊塗。
鬱悶和迷茫過後,他就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了,開荒耕種的上面。
只是每天到了晚上,他才會獨自思考一下,到底問題出現在哪裡,修行的方向和訣竅,又在哪裡。
今晚,夜色很好,風也很柔和,吹在人的身上,很舒服。
在一陣地苦思冥想過後,王寶山睜開了雙眼,靜靜地看著周圍的一切。
“一切順其自然……”
這是他養父王易,和他分別的時候,告訴他的一句話。現在回想起來,他反反覆覆地念叨著這句話,想從中領悟到一點點的啟發。
“對啊!大叔和金線山貓,都能領悟出風之道,為何我就不能……”
在思索中,王寶山似乎發現了一絲真諦,他趕忙打起精神,重新放空了自我。
此時的他,卻沒有閉眼,而是微睜著雙眼。全身心的鬆弛下來,將自己心中的一切雜念,暫且拋開,嘗試著進入一種忘我的心境中去……
順其自然,順應自然的風象,不必時刻去追尋結果,一切以平和的心態,去感受風的存在。
就在這種新的思維下,王寶山的整個人,漸漸地平靜了下來。
他一改之前的毛毛躁躁,以不求結果,不去遵尋什麼修行方法,只是順應自然,順應著自己的心境。
畢竟,別人的經驗之談,不等於自己的經驗,別人的方法,也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
在苦苦追尋結果的時候,還不如暫時放下執著,靜心地問一問自己,到底合不合適,自己到底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