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升是在很多人包括西北楓的質疑之下,接手廣電總局這個幾近資不抵債的爛攤子。而旁觀者迷,當局者清,王立升卻看到是另一層面,也正因為其入不敷出,每年都依靠省財政補貼存活,才能很快且容易出成績。
不得不說王立升的確在商業方面是有能力的,新官上任的他,勵精圖治,第一步先從精神面貌上改變了原廣電總局職工懶散的習慣,要求全域性所有正式工作人員一律穿正裝上班,開會時要求白襯衫配西褲或職業西裝裙,不允許遲到早退。而後則一刀砍向了自己出主意,讓楊柳方轉型的愛多VCD廠生產的衛星鍋專案,並且沒有提前給他任何訊息,致使他賠了一個多億。
這些王立升心裡十分清楚,同時也是他故意為之,他知道,西州就這麼大,他和楊柳方的關係不言自明。再加上他住在柳方實業集團新開發的小區內最大的房子,眾口鑠金,人言可畏。所以他就要讓大家看清楚,他這個廣電總局局長是一個鐵腕局長,不避嫌不避親,一心為國家服務。
王立升是在省臺開新聞節目策劃工作會的時候,從西北楓那裡知道楊柳方去香港考察的第二天就因為衛星鍋的被禁的事情,緊急返回了西州。但西北楓沒告訴他楊柳方的怒不可遏和不解。還寬慰王立升,說她相信柳方能理解。王立升這次到省臺的目的是要求省臺效仿中央電視臺的競聘制度,利用節目組所策劃節目,競聘制上崗。每月統計節目收視率,收視率最低的節目給予一個月的觀察期,一個月仍然墊底,及時淘汰。同時要求各節目組除了西北省新聞聯播之外,其餘節目全部重新策劃。還單獨成立了廣告部,廣告部內人員獎金佔到廣告額的三分之一,即拉回一百萬廣告,30萬作為獎金提留。同時原有的福利待遇不變。
此時也正在中國電視節目發生重大變革的時候,央視推出一系列深受老百姓喜歡的輿論監督節目,如《焦點訪談》、《新聞調查》等這些注重研究新的社會上關乎民生的問題,探索新表達,以記者深入調查採訪而探究出問題根源和解決方式的節目形式,探尋事實真相,追求理性,平衡和深入,為促進和推動社會和諧進步以及改革的深入進行發揮著作用。
他在會上還要求西北楓所負責的省臺經濟頻道要做出這樣關乎民生,關乎社會公平的節目。其實這也是他均衡考慮的結果,若想省臺出成績,必須做出如《焦點訪談》、《新聞調查》等老百姓喜歡的節目,而做這類節目非有背景強大的節目製作人擔綱不可,縱觀全臺,只有西北風最合適,儘管其父母已經退休,但他們屬中央只管幹部,而其之前的同事和下屬都已經進入中央工作,考慮到這層關係即使觸動某些人的利益,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傷害。並且他相信西北楓能夠勝任,並且她的《西州調查》現在效果還不錯,是省臺的王牌節目。他如果將原來面向西州市內的相關調查輻射到西北省下轄的各地市州,則影響力更廣。西北楓作為一箇中國傳媒大學和浙江大學培養的專業的新聞人,當然喜歡挑戰,於是欣然答應。
釐清了省有線電視中心和省臺的事情,王立升繼續大刀闊斧地進行著省廣電總局的改革。當時省廣電總局資不抵債,而省財政每年的撥款只是維持現有員工的正常工資和福利,為了要儘快拜託包袱,扭轉這種局面,王立升向省國資委打報告,請他們委託專業的會計部門,對省廣電總局的資產和負債做了清算,用事實說話,如果不改革,持續下去省廣電總局不止累贅,而是會因破產拖累省財政和省國資。為此,他在省委擴大會議上提交議案,根據省委省政府對國有企業的改革的相關要求,對省廣電總局所轄的獨立運營的各中心和相關的公司,引進社會資本進行股份制改革,以此盤活閒置的固定資產,使這些省財政、國資及廣電總局抱著的孩子去適應市場,去市場上找飯吃。
一石激起千層浪,王立升的報告振聾發聵,在省委辦公會擴大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主要圍繞黨委管理的廣電總局的資產能不能進行社會化運營,有的則認為國家和省委都制定了相關國有企業的市場化改革措施,要做到有法必依,一視同仁。大家還例舉了華潤集團、中信集團等一些央企的例子,連中央直屬的企業都可以進行市場化運營,而一個省委間接管理的企業自然可以進行市場化改革。省委宣傳部還專門請示了中央宣傳部,一個月後,得到肯定的答覆。省委即對王立升的報告進行了批示,允許其依法依規對省廣電總局下屬中心和企業進行市場化改革運營。此時王立升主導的省有線電視中心初見成效,因為禁止了衛星鍋,大家除了看閉路電視之外,有線電視成了全省城市居民必裝的裝置,公共線路鋪設由省廣電總局出資,而每家每戶的入戶安裝和使用則收費進行。虧損十多年的有線電視中心在禁止衛星鍋的第二個月即實現盈利。
而省臺的節目改革,受到了來自國務院來西北考察的一名副總理的肯定,他看到地方電視臺敢於創新,成為一面鏡子,積極為百姓,尤其是省臺經濟頻道基於《西州觀察》而擴大範圍後的《西北調查》節目,更是成為群眾喉舌,十分欣慰,現場題字勉勵西北楓及其節目製作組,努力工作,將節目辦成“政府鏡鑑、群眾喉舌”。
副總理考察時肯定和鼓勵之後,省裡對王立升這名政治新星在省廣電總局實行的改革的支援力度更大。藉此機會王立升將省廣電總局的一塊土地拿出來,向銀行做抵押,同時引進社會資本,準備成立一家生產液晶電視機的股份制工廠。
楊柳方是在一個週末接到王立升的電話,說請他和自己的妹妹來家裡吃飯的,為此還專門讓妻子靜怡給西北楓打了電話。楊柳方是有情緒的,他現在透過西北楓透露的資訊,理解王立升為廣電總局扭虧為盈的所作所為,但不理解他為什麼不及時通知自己,對王立升的邀請半推半就。而忙著製作節目的西北楓卻對靜怡說沒時間,結果在她身邊的王立升接過電話,告訴她給她放假,他將親自下廚,務必請他們夫妻來家裡吃飯。於是西北楓打電話讓楊柳方準備一下,讓他自己開車從集團公司過去,而她則從電視臺直接去石圪街道王立升的家。
晚上六點半,西北楓才開車回來,一邊抱怨著現在人們富裕了,路上車也多了,尤其是下班高峰,從城裡回來的人也多,還有很多村民開拖拉機也走快速路,市政應該規劃一下,修出輔路。又問柳方為什麼還沒到?
楊柳方其實已經到了,他在石方的辦公室內,聽石方和石勇彙報工作,石勇現在身兼兩職,新成立的裝修公司已經盈利,因為集團公司有自己的建材廳和全屋定製傢俱廠,所以他們比市內其他公司更有競爭力,專案多到根本接不完,唯一落後的是自己沒有一個專業的設計團隊,他想請師父批准招聘幾個專業人才,成立自己的設計團隊。柳方則抱怨,現在傢俱廠內辦公室不夠用,石勇已經分出去了,能不能給他們單獨劃分一個辦公區,這樣能把傢俱廠的辦公空間騰出來,他也招聘設計人員,這樣能夠配合裝修公司,同時自己也推陳出新,緊跟市場做一些創意合計。楊柳方聽著二位徒弟的彙報,一項項記錄,讓他們在集團會議上該提方案,提方案。至於重新修建辦公樓還是怎麼考慮,集團會議討論決定。
這時王立升又打電話,問他到哪裡了?西北楓也發資訊告訴他已經到了。楊柳方就結束了彙報,步行去小區內,一路上看到有集團員工,大家紛紛打招呼。石頭書記聽說楊柳方回來了,本來有事找他,結果來到後柳方已經到了王立升家。
“哎呀,兄弟,你可來了,我還以為你生我氣,這輩子不踏入我家們了呢。”
“沒有大哥,開始不理解,畢竟一個多億的專案。後來小楓告訴我,我就知道了,但大哥做決定之前為什麼不能提前通知我們一下呢?”
“箇中緣由咱們吃完飯我告訴你,來來,嚐嚐我的手藝。喝一杯吧。小楓,晚上你來開車。”說著也不管楊柳方夫妻倆答應不答應,拿出一瓶茅臺開啟,一人分一個裡面自帶的杯子,斟滿酒。
“兄弟,對不住,我先自罰一個。”說著一飲而盡。楊柳方趕忙站起來也陪著喝了一個。將杯口對著王立升說道:“大哥,我幹了。”
“嗯,這就對了嘛!坐,坐,吃菜。”二人邊吃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