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做生意的義烏商人春節時從幾內亞帶回來的幾隻宰殺好的當地的肉鳥,送給了傑升兩隻。楊柳方一行從杭州飛回西州時,傑升作為禮品給他帶了一隻,說讓他和西州的家人們也嚐嚐鮮。西北楓家裡只有他們回去拜年那天開火做頓飯,平時都是阿姨去食堂買完回來熱一下吃。因為數量少,春節拜年也沒送人,開工宴上楊柳方就讓供銷食堂主任做給大家吃。
“這非洲的鳥怎麼做?”
“我也是第一次見這玩意兒。”
“這樣吧,你給加點辣子熗炒吧,我怕這玩意兒味兒大。”
“行。”
晚上的宴會上,上了兩大盤。聽楊柳方說是非洲鳥,大家不知是出於好奇,還是這種雞味道的確好吃,風捲殘雲般地給吃完了。楊柳方也嚐了幾口,因為辣子蓋過了肉本身味道,有一種鮮香麻辣的感覺,還挺有嚼勁。
“既然大家喜歡吃,豔華讓韓大叔給養一些,過年時大家自己吃,也可以作為咱們食堂的特色菜向外供。”
“嗯,我覺得可以。”
“行,以後咱也天天吃這外國鳥。”大家紛紛響應。
幾周後,楊柳方都忘記了這事兒。一次回供銷社檢查工作,碰見韓大叔,韓大叔對他一通抱怨。
“楊總,你讓弄那外國鳥弄毬不成。”
“什麼外國鳥?”
“哎呀就是你讓王山總給弄來的那些非洲鳥。第一批試養三十隻,開始還挺好,像野斑鳩一樣亂飛,還滿地跑,兩週後就開始死了,到昨天全死完了。他還說我養得不對,我和你嬸兒恨不得都把它當寶貝供著了。”
“噢,這事兒啊。養這玩意兒那麼難呢?”
“是啊。都快累死了,那麼多死了也挺可惜的,我讓你嬸兒給燉了幾隻,沒咱們開工宴上的好吃,腥了吧唧的。後來我都送食堂了,食堂主任會做,倒是賣得挺好。”
“大叔,我知道了,你去忙吧,回頭找機會我問問農科院的專家,看看怎麼回事。”
又過了一段時間,年味漸行漸遠,大家都投入到全新的工作狀態當中,省扶貧辦的第一次會議也開始召開。會上確定今年的工作方向,聽取各個公司的扶貧方案。楊柳方會上就報告了準備給自己企業結對子的甜水村先進行“輸血”,然後再讓大家自己“造血”。
“楊總這個很形象啊,具體怎麼個輸法?怎麼個造法?”
“領導,所謂輸血就像當初我們集團傢俱廠對石圪村,現在對開發區的周邊村子一樣,讓大家種樹,樹苗我們提供,樹木成材後廠裡統一按市場價回購。當然這個週期長,我們所結對子的村子和這裡情況不一樣。對於甜水村,我想第一步先讓大家養殖雞鴨鵝羊這些食量不大,技術含量不高的,能讓大家儘快有收益的。我們提供幼苗,讓步農民養殖,然後等成品可以上市銷售時,讓供銷社農副產品中心統一回購銷售。”
“好好,楊總,你這個方案好啊。利用自己企業的生態優勢,形成一個扶貧的鏈式的生態迴圈,讓扶貧物件有事幹,有收益,最終脫貧。好啊。有什麼需要我們協調的,我們會盡力協助。”
“謝謝領導。”
會上楊柳方只是想到哪兒說到哪兒,也沒什麼具體方案。回到集團後和李桐福、王山、韓大叔等集團相關人員開會討論,王山一拍大腿。
“哎呀,讓他們給咱們養那非洲鳥不就行了!”
“好,我贊成,正好我這裡忙得不可開交,第二批苗我已經養了兩週了,都像鴿子一樣大小,能獨立活動了,讓他們繼續養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