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爹和林大樹帶人忙活了十幾天,終於打造出了三個水車。
三個水車剛安裝完畢,本以為可以休息的林老爹和林大樹卻迎來了大善村和小和村的里長。
這事還得從林明安帶回來的同窗潘思明和宋世宏說起。
方家村人到曲溪村偷水的那天早上,林明安一早就帶著潘思明和宋世宏到山上去看水車和溝渠了,所以曲溪村和方家村人打群架的時候,他們壓根沒參與到。
三人在山上和田裡仔細地看了曲溪村引水的工程之後,頓時驚為天物。
潘思明和宋世宏當天下午就匆匆趕回自己村子去了。
宋世宏所在的大善村離泰河不遠,但是他們村的人不懂得引水,還是一桶一桶地挑水澆地。
他參觀完了曲溪村的灌溉工程之後,立刻回村和他們村的里長說了曲溪村的情況。
大善村的里長當然也聽說了曲溪村引水下山的事情,但是他並不知道原來曲溪村的人已經不需要人工灌溉莊稼了。
他聽宋世宏介紹了曲溪村的情況,立刻帶著村裡最有經驗的莊稼漢子到曲溪村考察了。
一番考察下來之後,他們覺得他們真的要向曲溪村學習,把泰河的水直接引到農田裡,這樣大家就不用那麼辛苦地挑水了。
潘思明家所在的小和村離泰河比較遠,但是他們村離泰河一路過去,沒有高山的阻攔,從泰河引水也是可以的。
他興奮地把自己在曲溪村的見聞和村裡人說了之後,他們村的里長立刻就跑到曲溪村參觀了。
大善村和小和村的里長參觀完了曲溪村,還找里長取了不少經驗,這才回去組織村人挖溝渠引水灌溉農田。
挖溝渠的事情容易解決,但是水車他們不會造啊,這事只能找林大壯和林大樹,他們兩個一連造了幾個水車之後,已經非常有經驗了。
他們願意幫別人造水車,當然不能白乾活,他們和林前前商量了一番,決定水車按大小定價,價格從五十兩到二百兩不等,水車越大,價格越高,水車越小,價格越低。
大善村、小和村都定了最大的水車,幾天之後,兩輛水車成功交付並安裝成功。
大善村、小和村的莊稼有水喝了!
這事一夜之間就傳遍了大春縣。
其他村子的人聽聞這事之後,紛紛打聽,這才知道兩個村子有了水源,完全是託了曲溪村的福,各個村子的人都跑到曲溪村取經。
他們考察完了曲溪村之後,綜合考慮了自己村子的情況,可以引水的都紛紛找林老爹和林大樹訂購水車。
這樣一來,林老爹和林大樹,以及村裡幾個幫著幹木工活的漢子完全不得空閒了。
他們不停接到訂購水車的訂單,銀子也是花拉拉地往家裡流。
這段時間以來,林老爹臉上一直洋溢著喜氣。
他們家雖然有錢了,但是大家都覺得他們家日子能夠過好,完全是林前前的功勞,他這個爹爹一直是默默無聞的。
但是現在不同了,他也能掙錢了,而且還掙得不少。
這段時間,他不單在家裡悶頭做水車,還帶人到各個村子去安裝水車,水車運作有問題的,那些村的里長也會上門找他去檢視。
現在林老爹出門,大家對他恭敬得不行,林老爹頓時覺得自己終於像個人樣了。
村裡有了水,鬼芋豆腐的製作工作就沒有那麼趕了。
這段時間,林明明幾個跟著李承軒唸書,算賬記賬收款完全沒有問題,林前前就有意讓林明明多鍛鍊,所以出貨收款的事情,她現在是全權交給了林明明,她只需要每晚幫著林明明核對一下賬目就行。
林前前的重點放在了物色房子這件事情上。
一連幾天,林前前帶著林月月走遍了大春縣的大街小巷,但是都沒有相中的房子,要麼房子太小,要麼地段不合適。
他們家是做吃食生意的,需要的地方不小,最好還是當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