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張致遠父子有些擔憂,但看到華夭夭手中那一兩訂金,幾人又沒再多說。
“稍等,我很快回來。”
隨一見幾人沒話說,連忙朝酒樓跑去。
果然,沒多久帶著個管事裝束的人出來,在那位的手中還小心翼翼捧著一臺秤。
打眼看去,與現代電子秤相關甚遠,也與記憶中幾百年前用的桿秤也有些不同的地方。
書中描寫的桿秤秤砣是鐵製的,並透過側面的孔往裡新增不同份量的鉛達到不同的重量。
但眼前這人手中的秤砣卻是銅製的,不過原理應該差不多,就是不知這是十兩制還是十六兩制。
亦或十三兩制?
“抱歉,讓你們久等了。”
隨一手中拿著兩個大筐子走在前面,見到幾人就連連道歉,“來,這位就是酒樓掌櫃,請他幫忙稱下。”
雙方也沒多耽誤,幾人合力將所在野豬肉都過了秤。
最後得出準確資料:“總計三百一十二斤,每斤二十文……”
“等……等等。”
不等酒樓掌櫃話說完,張致遠連忙喊住對方。
“怎麼?這位老兄不信在下?”
酒樓掌櫃正算賬,突然被打斷,心情有點不爽,“你們在鎮上仔細打聽打聽,我春意樓管事什麼人品。”
“不不不,這位貴人說笑了。”
一聽人家誤會了,張致遠緊張得連連擺手,“我只是想說,你們還沒除去籮筐和揹簍的斤兩。”
“除去這些的話我家的肉就沒那麼多。”
“老哥客氣,先前我們就說好不分好賴嘛,當然也沒說要除去籮筐揹簍的斤兩啊。”
隨一笑得很真誠,“就這幾個傢什也不重,不用在意這點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