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明明馬上就要到收穫的季節了,可麥穗多數看上去卻依舊是乾癟的。
就這還是桃花村裡的人家,先前都用了堆肥法,多少還是起了點作用。
葉正明去別村裡看過,地裡的情況比桃花村還要差很多,不少莊稼直接乾死,少數存活的,也都蔫兒吧了,眼看就是顆粒無收的一年。
多少莊稼人,站在田地邊,呆呆的看著地裡的情形,眼中露出的絕望之色,讓人心頭不落忍。
每到此時,葉正明先前對女兒,花了大價錢買糧食一事生出的心疼,就會減少幾分,到了最後,更是隻剩慶幸。
新宅裡,早起去鎮上一趟賣肉買東西的葉正明,此時回了家,先是端起茶碗大口喝完茶水。
放下碗時,看著身側的妻子嘆息道:“鎮上的糧食又漲價了,現在鬥米竟然要一百二十五文錢才能買到。”
“就連一斗慄米都要八十多文錢,你說說,這樣的天價,尋常人家哪裡能買的起吶。”
邢氏聞言跟著嘆息:“幸好咱們先前買的早,你看著吧,這雨要是再不下來,這糧價還要漲!”
“這幾日上咱家買糧食的人,就沒斷過,不止是咱村裡的,還要不少外村聽到訊息的人也來了。”
葉正明這些日子為了保住地裡的糧食,幾乎每日都要外出去地裡,提了井水澆灌田地。
此時聽了這話,突然想起什麼,說道:“都是鄉里鄉親的,大傢伙都不容易。”
“我覺得蓁兒說的挺對,咱們當時買來是啥價錢,賣給其他人時,還是什麼價錢最好。”
邢氏聞言白了丈夫一眼:“這還用你說?我是那狠心的人嗎?咱家又不缺這點兒銀錢,我記著呢。”
“咱們當時買的時候,鬥米不過三十多文,這才不到兩月功夫,就漲了近乎四倍,還有慄米也是。”
“我賣給其他人時,都是按當初咱家到手減過銀子的價錢算的,鬥米不過三十文錢,慄米二十文。”
她話音剛落,就聽葉蓁的聲音突然響起:“娘,咱們還要防著點那些倒賣的黑心人。”
邢氏和葉正明同時扭頭看了過來,眼中是明晃晃的疑惑:“這話怎麼說?”
葉蓁在凳子上坐下:“娘,你們想啊,咱家的糧食賣的這麼便宜,若是有人從咱家買了幾百上千斤糧食。”
“再轉手倒賣出去,他們是掙錢了,影響的卻是那些真正需要糧食救命的人家,這樣的人若是多了,咱們能幫助的人不就少了嗎?”
“趁現在知道咱家的人還少,我覺得咱們還是提前定下個章程才好。”
邢氏聞言立刻贊同道:“這話說的沒錯,是該定下個章程.....”
話說到最後,她皺眉思索起來。
葉蓁瞧見兩人的模樣,笑笑又說到:“娘,這事兒我已經想好了,尋常人家就算買糧,一下子也拿不出太多銀錢。”
“一次至多不過是能買幾鬥米,咱們可以定下規定,每一人五天內,至多隻能買五斗米。”
“為了防止有人分多次購買,咱們還可以要求對方出示戶籍,以便讓咱們登記,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這事兒了。”
“當然,若是家裡人口多的人家,咱們也可以通融下,不過我覺得這樣的應是少數。”
“精米金貴,買了這些得人家,更多的可能,是和其他那些富貴人家,又或是鎮上的店家,換成更便宜的糙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