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六兩是那種先事先準備好才喜歡動工的人,所以在惠民大廈這件事情上也是跟秦嵐交代了放緩的節奏,初夏三月下旬會回來,惠民大廈不可能說建起來就立馬建起來了,而新場子的選人上雖然敲定了秦嵐和初夏兩個人,可是如死胖子王小強和郭塵奎這類的武夫人選還沒有選定,還需要張六兩去細細的琢磨。
車子到了東城區的娛樂會所,趙乾坤送完張六兩原本想進去幫忙結果卻被吳娃娃一個電話叫了出去。
趙乾坤只好發揚愛情長跑需要犧牲跟六兩的時間開車去找吳娃娃了。
張六兩沒上樓,跑到一樓隔斷的小書房裡開啟膝上型電腦準備策劃一下惠民大廈的方案。
因為娛樂會所裡有無線網,張六兩也不用糾結在扯個網線有損一樓本來的風格,張六兩連了網,測了測網速還算可以,一邊下載著北大的免費公開課,一邊就開啟了在車上隨意簡畫的南城區空置地皮的簡圖。
張六兩沒學過什麼繪圖軟體,對測繪工程更是不怎麼熟悉,但是他懂得將自己的構想填充進去,也即是說專業性的知識交給專業人士,而他只需要加註自己的想法便可以了。
張六兩用了最簡單的畫圖軟體,標註了一個簡易的惠民大廈的圖形,而後又在這張圖上把四周的一些本來有的道路和標誌性建築物加了進去。
再然後,他加進了幾個小方框,也即是規定了一下這座惠民大廈的樓層數。
照著腦子中對這片區域的記憶,張六兩把惠民大廈定在了二十層。
理由很簡單,自個今年二十歲,就當是一個紀念了。
透過對老百貨大樓內部的摸索,張六兩將惠民大廈定義了四合一的結構模式。
以老百貨大樓原先的經營專案為根本,將大樓的第一到第四層照搬了老百貨大樓的運營專案,但是並非是完全照搬,而是稍稍改革了一下。
一呢是為了造成民眾的熟悉感,到了惠民大廈就如到了原先的老百貨。二呢是變通一下這裡面的經營模式,不採用什麼開放式看起來像極一種集市擺攤模樣的運營節奏,而是將這些既定攤位以大商場的格局進行規劃。
這前四層搞定以後,從第五層開始,張六兩就把這塊地皮北邊的小吃街考慮了進去。
小吃街開在這裡肯定會產生衛生問題,張六兩變通了一下,直接以店面的形式進行外攔,並非如小吃街那種攤位拜個小推車就能賣東西,而是採用了蒐集地方性的特產小吃來入駐惠民大廈,出發點還是根據惠民大廈的惠民二字,也即是說,讓本土的百姓不用出遠門便能品嚐到各地的特產,在這一點上,張六兩想起了韓武德。
之前在天都市的時候,大四方餐廳開業之前,張六兩就想到了這個點,當時讓韓武德四處去飛著尋覓美食,韓武德也是不負所望在各地蒐羅出了絕頂的美食,同時帶回來一支頂級廚師團隊。有這樣的先例,張六兩規劃起來自然也無需多費力氣。
各地名吃安排了一共三層,也即是從第五層到第七層。
第八層往上,一直到第十二層,這幾層,張六兩打算作為出租商戶使用,並非是租給那些做什麼服裝零食生意的讓他們想賣什麼就賣什麼,而是針對性的標註,比如第八層是針對於零食,第九層是針對於飾品,以這樣每層有特點的形式將第八層到第十二層標註了進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