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年,後將軍曹昂奉司空將領,與裨將軍徐晃各領本部軍馬,走潁川,魯山,直奔宛城。這一戰雖然以曹昂為主將,但徐晃能力超卓,自元年歸附曹操帳下後,便深得曹操讚賞。所以對於他的意見,曹昂也深以為意。
徐晃相貌清秀儒雅,望之如一飽讀詩書的中年書生,三縷黑鬢飄飄灑灑,梳理得十分光亮整潔,一身白袍戰甲,獅帶圍腰,手中執著一柄寬板巨斧,斧頭前段露出鋒刃如同錐子,令人望之,心中驚懼。
————
“徐將軍,依你之見,此番征戰我等當如何退敵?”一路上,曹昂與徐晃交談甚歡,徐晃生性爽朗,為人正直,且深通兵法韜略,曹昂一路上與之交談,所得甚多。
“咧哈哈哈”只見徐晃爽朗一笑,高聲道:“那依將軍之意,你我又當如何?”幾日來二人混的極為熟稔,只見曹昂輕笑道:“是曹昂先問的將軍,怎麼你反倒問起我來?”
“咧哈哈哈,將軍為主,徐晃次之,自是以將軍之意為主。”曹昂看著笑聲獨特得色徐晃,不由的無奈一笑,接著沉言道:“依曹昂之見,此番對戰蔡瑁,退其兵為次,安荊州之心為主。”
徐晃聞言似是極有興趣,呵呵笑道:“將軍此言有趣,只是我等此番只是驅敵,並非奪取荊州,何以有安荊州之心為主一說?”
曹昂聞言,還之以笑道:“徐將軍,荊州地大物博,國富民強,你說我們當何時收復此地為最佳時機?”徐晃聞言撫須笑道:“自是當在北方大定後,再南下攻取荊州!”
曹昂額首道:“既如此,則我等又當如何在北方大定前,讓荊州身處其外,不和我等為敵呢?”徐晃乃是曹魏五子良將之一,只消曹昂提點數句,便隨即瞭然,聞言點頭道:“不錯,退敵事小,但也不能打的太狠,與劉表結下過大仇怨。如此,這個尺度,便不好掌握了。”
曹昂笑道:“不錯,所以這件事,便須得我們好生策劃了。如曹昂所算不錯,要與劉表兩不相侵,此事只怕須得在蔡瑁身上。”
————
大軍到達宛城之日,已是數日之後,此時的張繡軍與蔡瑁軍以試探性的稍戰幾場,可謂各有勝負。待曹昂,徐晃與隨軍從徵的司馬懿來到城門口後,便見張繡親自出來迎接,“哈哈,大公子一路遠來辛苦,繡略備薄酒為公子洗塵,大公子,請!”
還ting會來事的,曹昂不由搖頭一笑,邁步與張繡等人同入宛城,一路之上,張繡身後的一員彪形大漢吸引了曹昂的目光,只見此人面帶虎鬚,有稜有角的肌肉,面色烏黑,面板粗糙,頗有幾分猛士資質。
“大公子,此次荊州軍北上,來勢洶洶,頗難抵擋,張某與其交戰數次,可謂勝負各半。”酒宴之上,張繡向曹昂請教道。
“張將軍,不知道劉表為何沒有親自領兵征討?”張繡見一個面目俊秀,氣質儒雅的後生向其問話,不由微愣,曹昂介紹道:“這位是我帳下軍司馬,河內司馬懿,表字仲達。”
張繡笑道:“原來是司馬先生,幸會幸會張繡昔日曾與劉表份屬同盟,頗有些交情,想是劉表念及舊情,不曾自來。”只聽一旁一直飲酒而笑的徐晃聞言道:“咧哈哈哈,劉景升倒是個重情之人,果然不負江夏八俊之雅號!”曹昂聞言心中暗道:“這個世道,光憑儒雅忠義是無法生存的,不過這倒是給了我一個好機會!”
“徐將軍,敵方遠來攻城,若不出戰,是示弱也!今日我等既然前來,當先與蔡瑁一戰,挫其銳氣,然後再做良圖。”徐晃聽聞曹昂之言,笑道:“將軍之言甚善,此番首戰,正好試試‘那新物’效果如何?”
曹昂會心一笑,張繡雖不知其意,但也是起身拘禮道:“張繡也願隨大公子一同出戰!”
————
三日後,蔡瑁接到曹昂戰書,隨即起兵前往宛城與曹軍交戰,此時,曹昂與徐晃也是準備完全,只見宛城城門開啟,一眾軍馬出城之後便是瞬間布好陣勢,當頭一人,面上和善微笑,手持三尖兩刃刀,身披鎖子甲,正是後將軍曹昂,其與身後的司馬懿在典滿許儀一眾虎士的保衛下,擁簇而出,身後一眾將領以徐晃,張繡為首,兵將氣勢恢宏,遠非尋常士卒可比。
只見對面營中,一個身披紅袍,頭戴銀盔的大將走馬而出,身後一眾荊襄武將保駕,正是蔡瑁。蔡瑁看著威武嚴整,殺氣沖天的曹軍,不由的心中都有些恐懼,青州兵果然名不虛傳!
但想歸想,面上的功夫還是要做足的,只見蔡瑁穩穩心神,接著揚聲喝道:“爾等兵將聽著,宛城之地隸屬荊襄,我主劉景升身為荊州之主,當有權調配守將,若是張繡現在便撤出城池,讓出宛城,你我兩家自當歇兵,兩不相犯,如若不然,休怪本將無情,攻城奪地,不講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