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夏來,時也匆匆。
不知不覺間,已經過了半年之久。
自遼金罷戰後,北方不僅沒了戰事滋擾,就連一些流寇打家劫舍的事,也沒有發生過了,百姓在各國的官吏安置下,都有了暫居之地,生活趨於穩定。
然而事實上,卻是遼金雙方都在極力的安撫民心,擴張軍隊,囤積糧草輜重,眼前的安寧,也不過是風雨欲來,暴風雨之前的寧靜罷了。
經過這半年的發展,大燕輕徭薄賦,廣納流民的善舉,也使得許多契丹百姓紛紛趕來投奔。
以前大燕只有燕北這一隅,如今又有了西京道這片領地,自然也能收納更多的流民來定居,因此比起遼金屬地的風雨飄搖,燕地則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尤其是在這片未受教化的土地上,趙鼎可謂是找到了能一展所學的地方,各種惠民修養的政策頒佈下去,不僅沒有讓慕容復損失多少,反而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就有了顯著的效益。
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趙鼎先是給流民安置了居所和田地,在生活穩定下來後,又鼓勵百姓參軍,只要參軍便能得到賦稅減免,錢糧供給等補助,而家中婦人則可以透過勞作來獲得銀錢,換取糧食等。
契丹百姓無論男女都異常彪悍,身體較強,哪怕是那些婦人,也能抵得上大宋的尋常男子,可以自行開墾糧田,以務農為生,且效率絲毫不輸男兒。 𝙈.𝕍𝕆𝙙𝕋🆆.🅲𝙤𝙈
為了合理利用這一優勢,趙鼎興辦學堂,將那些契丹孩童全部納入學堂一併教授學識。
這一來,可以教化外族子弟,傳揚漢氏文化,二來也能給那些丈夫參軍,需要獨自撫養孩子的婦人們務農的機會,而每月的學堂費哪怕是婦人每月務農所得,就能支付的起,再加上丈夫參軍獎勵的錢銀,甚至還有富餘。
慕容覆沒想到趙鼎竟有如此遠見,為了給予他最大的支援,當即便封他做了西州牧,並不吝錢糧的在背後供給。
趙鼎感受到了慕容復的誠意後,一腔熱血也終於有了揮灑之處,做起事來更加的賣力,堪稱廢寢忘食。
為了回報這位陛下,他更是每到一處,都會帶著慕容承澤在身邊,對他傾囊相授,欲意將他培養成一個將來懂得體恤百姓的聖明君主。
慕容承澤也十分好學,拜其為老師,每日勞碌奔波,雖貴為太子,卻一點也不嬌氣,深受趙鼎的喜愛。
就在西州被趙鼎幾人治理的井井有條時,燕北龍城,也迎來了大宋的軍隊。
苟讀帶著為數不多的文官來到城外相迎,在與使臣交接一番後,一同進入龍城,直達皇宮。
沿途中,百姓紛紛圍聚在道旁,好奇的看著這支送親的大宋隊伍。
得知兩位公主最大的才十歲,最小的不過剛滿七歲時,百姓既覺得有趣,又覺得大燕國威浩蕩,就連大宋也不得不送兩位公主來跟本國的太子定親,心裡與有榮焉。
紫宸殿內。
大宋使臣帶著兩名公主拜見慕容復。
慕容復高坐在龍椅上,身邊是小七這位皇后,得知兩位公主來了,她自然是要來見上一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