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的事情同樣在各地發生,經過一些有心人透露,許多人都開始往聚賢莊趕去,其中既有下定決心,搏一個好名聲的江湖豪傑,也有心懷志向,打算報效國家的年輕人。
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聚賢莊從原本的兩千人聚集到了七八千人之多,哪怕是以遊氏雙雄這些年攢下的家底,也快不夠吃了。
好在聚賢莊就要斷糧之際,慕容覆命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人送了一批物資過去,這才解了燃眉之急。
不過如此下去也不是事,慕容復又讓遊駒和全冠清回聚賢莊去,將聚賢莊的人分批帶過來。
光吃閒飯,慕容復就算是家底再厚,也吃不了多久。
不過奇怪的是,就在遊駒和全冠清打算先帶四千人前往開州時,忽然在短短兩天內,又有超三千人前來參加義軍。
無奈之下,遊駒和全冠清只好把人數增加到六千人,一併送去了開州。
此處義軍招兵買馬的訊息,可謂是聲勢浩大,但在當地官員和朝中權臣的刻意包庇下,愣是沒有傳到徽宗皇帝的耳中,就這樣暫時隱瞞了下來。
至於多出的那三千人,自然是慕容復將手下的精兵充當了進來。 ✱✦
如今他們和遼軍作戰幾乎是正面衝突,當初隨軍的江湖人士死傷早已超過七成,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後面加入的普通百姓,作戰能力自然不如兇悍的遼軍。
為了不出現無謂的犧牲,或是吃敗仗的話,慕容復也只能動用島上的一些精兵。
現在義軍的勢頭正猛,倘若敗了一場,必然會大挫士氣,這是慕容復現在所不想看到的。
人馬再次集結,現在的義軍已經擴充到了一萬三千人之多,至於軍需問題,慕容復則是效仿契丹人打草谷,直接搶掠當地的糧食。
不過有一點,義軍僅限於搶糧,不可殘殺無辜。
慕容復雖組建的是義軍,但卻並沒有以仁義來標榜自己,戰爭本來就是殘酷的,何來仁義可言?
搶糧可以,不殺人只是不想亂了軍心,使得手下之人變成一群貪婪嗜殺的惡魔,至於沒了糧食,那些契丹百姓會不會餓死,慕容復則沒有想過,同時也不會去想。
宋廷境內年年都有難民逃荒,他們被搶了糧食,大可逃荒到有糧食的地方,如此一來,便會從側面消耗遼軍的儲備糧,除非耶律洪基能狠下心來不放糧救濟災民,但他要是這麼做的話,必然會民心盡失,屆時所謂的全民皆兵,也將成為笑話。
此為陽謀,耶律洪基若不能下定決心,派出千軍萬馬來剿滅他們的話,這個罪就不得不受著。
現在遼宋大戰,死傷無數,耶律洪基就算有心要除掉他們義軍,但有遼東郡王這個二五仔在,哪怕慕容復他們打不過,但想要逃的話,卻不是什麼難事,完全就是一塊狗皮膏藥。
有了慕容家的精兵加入後,義軍又連續經歷了幾次大捷。
慕容覆在韓百戰的鞭策下,並沒有得意忘形,反倒是整日通宵達旦的佈置規劃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