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那突然冒出來的臺詞,讓慕容復不禁有些懷疑,這傢伙是不是經常做這種陰人的事。
解決了耶律良後,老張也拿了套新的衣服換上,接著戴上面具、頭套。
他的身形本就和耶律良十分相似,因此只要稍一打扮,再模仿對方的語氣和神態,便有著七八成相似。
張儒拿來了五京的佈防圖,及上京押送糧草輜重的路線圖給慕容復幾人。
有了這些,慕容復他們的計劃便又穩妥了幾分。
全部交給韓百戰統籌後,慕容復和慕容博便在這遼東郡王府中休息了一天。
次日,三人帶上李四返回到海船,將計劃與眾人商議。
據悉,遼國所徵集的糧草,皆是從契丹諸部和西北、東北屬國徵收的,像是五京靠近雁門關一帶的百姓,卻沒有徵收一粒谷糧,端是古怪。
本來慕容復等人還有些疑惑,但潛伏在遼國多年的李四卻告訴他,這並非為君者仁慈,體恤百姓,而是遼軍統帥慣用的一種伎倆。
由於在遼國的貴族男子人人都要服軍役,列籍正軍,但期間兵器﹑戰馬都需自備,於是便有了打草谷的習俗。
所謂打草谷,就是契丹官兵以牧馬為名,四處劫掠,充為軍餉,因而有許多漢人都被契丹人抓壯丁,強行擄到了遼國境內為奴,並安置在契丹腹心地區。
遼軍現在不徵收他們的軍糧,是待以後有突發情況時,可以直接殺人掠奪,既能振奮軍心,又能補充軍餉,不失為一條應急之策。
在韓百戰看來,他們若是打擊了遼國的運糧輜重部隊,以遼人的兇殘,必然會殺民洩憤,屆時他們可以趁機召集當地的漢人群起反抗,同樣為一個招攬人心的好辦法。
但對於韓百戰的提議,慕容復卻是在猶豫了一下後,給拒絕了。
他並非一個心慈手軟的人,但如此草菅人命,也亦非他所願。
於是當著遊驥等人的面,慕容復打算將他們的隊伍分派出去,在規定的時間內,將被奴役的漢人百姓給救出來,也不必一路護送他們安全這麼麻煩,只需告訴他們再不走的話,便會被遼軍屠戮,信者願意離開的就帶走,不信者,就任其自生自滅。
一聽在遼國境內還有這麼多大宋百姓,眾人無不感到義憤填膺,想要將他們救出火海。
而慕容復這般顧及尋常百姓的做法,也引得了群雄的好感,對他更加信服。
慕容復其實已經計算過了,劫糧草輜重旨在兵貴神速,人多了反而不好行動,少了遊驥他們這一千人,其實也不礙事,並非他聖母心發作,非要將這些漢人百姓給救出來。
他知道僅憑遊驥這些人,是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救出來的,別說他們,就是這裡的五千人全部去解救,那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此舉無非是打下一個仁義的好名頭罷了,估計真將遼軍的糧草給截了的話,他們該死的還是會死,而這也是戰爭的殘酷之處,沒有任何慈悲可言。
有了計劃,又知道了遼軍糧草輜重的行軍路線,眾人也是說幹就幹,趁著夜色將船靠岸後,便向著提前的佈置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