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小朵做了決定要走,陌離當然沒有意見。
他只是想和紀小朵在一起,在哪裡是無所謂的。
鬧市裡看人間煙火也好,深山裡清靜修煉也行。
紀小朵跟魯二孃交待好了,練兵的章程也寫出來,和之前整理的那些政見一起給了趙明軒。明鏡先生那裡也留了一份,希望學堂的藏書閣也留了底。
但趙明軒隨手翻翻就放在一邊,哼了一聲,“不是口口聲聲說著平等嗎?怎麼?自己要成親就不打算出來做事了?”
紀小朵很看不上他這陰陽怪氣,但還是解釋了一句:“是我們有個厲害對頭可能要來尋仇,我不想牽連太多人。要是僥倖不死,我當然還是要回來的。”
趙明軒皺起眉,“什麼仇家?”
“修行道上的。”紀小朵也沒細說,只道,“知道太多對你沒好處。”
趙明軒當然也清楚這一點。
他早就問過秋陽子,他自己是沒有修真的資質的,現在說是有龍脈護體,但真碰上那種不講道理的修士,他也無可奈何。上次還不是眼睜睜看著羅嘉瑜飛走?
修士之間的爭鬥,他就更插不上手了。
但要說就這樣什麼也不做,他又覺得有點不甘心,想了想,還是問:“缺人嗎?上次那隊火槍手你帶走?”
他說的是之前在船上調來護衛紀小朵那一隊人,都是軍中精銳。
紀小朵正愁要怎麼重新訓練槍手,現在有現成有基礎的人可用當然最好不過。
她沒有拒絕,點了點頭:“行。”頓了一下,又補充,“還是要先跟他們講明,此去很大的機率就是送死,有顧慮的就不要去了,免得到時給我添亂。去了的人,紀氏出錢替他們養家。如果能活著回來,我再送他們一場造化。”
如今的紀娘娘完全有這樣許諾的底氣。
最終自願跟紀小朵走的只有十幾人,紀小朵從中挑了十個。
趙明軒有點不太高興。
他帶出來的兵,這才太平幾年,竟然就這麼怕死了?
紀小朵倒是可以理解,戰爭時代跟和平時代當然不好比,打仗和給別人的私怨送命也不是一回事。
而且,她覺得十個人就夠了。
用火器對付襄岸,最重要的是搶佔先機。
如果一開始的十槍沒能把襄岸打殘打死,他也不可能再給他們開第十一槍的機會。
紀小朵把京裡的事情安排妥當,和陌離帶著那十名槍手,直接騰雲駕霧就走了。
槍手們驚恐萬狀,卻又敬仰不已。甚至有人當場就開始向“紀娘娘”祝禱。
紀娘娘本人:……
行吧。
到了這個時候,多一絲願力都是好的。
隱居的地方是陌離挑的。
深山老林,荒無人煙。他們自己蓋了幾間木屋。
紀小朵甚至打趣說就好像回到了幾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