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方面,急招各路援兵之時,每個方向均放飛兩隻信鴿。
其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是力求穩妥,確保“聯盟令”能夠順利到達。
二是突出強調,確保事態緊急的意念,能夠被各路軍馬所領悟。
從而,促使各路援兵能在一月之內悉數到來,以解抗清義軍燃眉之急。
……
第三個方面,打探清軍援兵訊息時,每方向派出二批共四名高手。
之所以如此,既為打探到真實準確的訊息,也為相互有個照應。
可即便如此,“華山雙蒂”仍然出事,差點釀成遺憾。
若非唐華明身份特殊,“華山雙蒂”想要從危險重重清軍隊伍中的安然脫身,恐怕極為困難。
……
第四個方面,打劫糧草之時,以搦戰和談判作掩護。
為確保“劫糧隊”進展順利,華楓使出了連環計。
派遣軍馬不間斷搦戰,以牽制其兵力。
讓陳近南等談判組,纏住李成棟,以阻塞其視聽。
兩組人馬,亦真亦假的做法,給予了“劫糧隊”很好的掩護。
……
第五個方面,襲營之時,見勢不對立即撤退。
由華楓親自帶隊的八人襲營組,甫一觸敵,就立即撤退,連清營都未進入。
眼見清軍已有準備,他並未強行為之。
若不是預警裝置對唐華明全然無用,要不是唐華明膽大心細,一往無前的混入清軍放火燒營,那此襲營只能是無功而返。
……
第六個方面,前往敵後軍試探敵防禦火力時,華楓親自帶隊,同樣也是一觸即退。
那次出動的戰力不可謂不強大,但在探有所得之後,也是迅速撤離,並未強攻。
原因,就是為了避免遭受其火炮打擊,減少無謂犧牲。
……
第七個方面,派兵劫營時,事先周密策劃、精心準備,而且陣容極其強大。
陳近南、萬雲龍、唐華明、歐陽玉黛、“臨安十兇”數位高手、常勁鋒、黃虎、數千“信徒”……
如此陣容,天底下大可去得。
可華楓仍然極不放心,讓他們進行了近一個月的針對性強訓。
即便如此,也差點損失巨大。
若不是陳近南、萬雲龍、唐華明三人排程有方,並大展神威,數千隊伍最起碼折損過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