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這第一批劫營的人馬,必須全部是頂尖高手。
至少得有全身而退的實力。
具體人選,華楓已然有數。
他準備親自出馬,隨行者有姜瑤瑤、孟起、唐華明、段今朝、姜楠楠、萬雲龍、黃無道,共計八人。
除黃無道武功稍弱之外,其餘諸人,無不是絕頂高手。
……
第二點,示威性攻擊。
第一批人馬劫營,主要目的是試探。
試探其大本營防禦力究竟如何,留守火炮數量,以及武林高手有多少。
要想謀求改變,就必須“知彼”,方能做到有的放矢。
次要目的,是示威。
讓李成棟知道,即便你堅守不出,避而不戰,抗清義軍仍有辦法弄得你雞犬不寧、疲憊不堪。
只要我願意,僅需區區幾人,就能讓你疲於奔命,就能讓你膽顫心驚。
……
第三點,報復性攻擊。
敢炮轟我軍,就得承受火燒連營的後果。
不言而喻,華楓此行,準備故伎重演,以火燒營房為主,以擊殺清軍為輔。
畢竟,他們只出動八人,就算每人斬殺數百上千人,也不過萬人之數,對坐擁二十四萬清軍的李成棟來說,震懾作用並不明顯。
而夜深人靜之時,突然連營火起,不但可使其陣腳大亂,葬身火海之人,必定也不在少數。
其震懾效果自然要大得多。
……
星辰稀,冷風急。
又是一個月黑風高夜。
華楓一行八人,身著黑色夜行衣,悄然隱沒於深深的夜色之中……
不過短短半個時辰,寂靜的清軍大營已然近在咫尺。
華楓大手一揮,緊跟身後的七人,各自身形微晃,瞬間消失不見。
他們的策略,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然而還未等華楓有所動作,已有打鬥聲傳出。
卻是心情最為急迫的姜楠楠,正與敵交手。
……
華楓那顆志在必得之心,不由一沉。
這李成棟果然厲害,竟然早有準備,竟然如此警覺!
而且聽其交鋒之聲,對手顯然並非弱者。
當下不再猶豫,向戰場疾掠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