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出手者,正是唐華明!
原來,唐華明等人剛剛進入銅仁府地界,即被人告知:“烏蒙十八騎”無力與萬花飄香之人抗衡,目前正藏身於“響水洞”附近。
對銅仁府之諸多景觀,已然極為熟悉的“武林十七俠”,自然知曉“響水洞”之所在,當即馬不停蹄,狂奔而去。
還好,來得正是時候!
正是那中年壯漢下達擊殺命令之時。
……
“烏蒙十八騎”得以保全性命,有四點至關重要,缺一不可。
其一,兄弟情深。
“烏蒙十八騎”結義數十年,向來同富貴、共患難,兄弟之間那份深厚的情誼,實不亞於“武林十七俠”。
正是因為兄弟情深,才會同仇敵愾,才會捨命互救,才會苦戰如此之久仍未有人喪身。
……
其二,疏忽大意。
萬花飄香之人,歷時半個月的追蹤,今日機緣巧合之下,終於得以圍堵目標。
甫一交手,即知對方武功不過爾爾,絕非已方之敵。
因此,萬花飄香數十之眾不由暗自腹誹:總舵如此鄭重其事,未免有些小題大做!
眼見對方再難脫逃,領頭者得意忘形之下,早將“夜長夢多”的古訓拋之九霄雲外,並未打算速戰速決,而是決定玩一場貓戲老鼠的遊戲,以慰十數日追蹤之苦。
正是因為其疏忽大意,未全力出擊,才讓“烏蒙十八騎”勉力支撐至援兵到來。
……
其三,預有安排。
“烏蒙十八騎”雖然武功不高,雖然並未成立幫派,但好歹也是一方霸主的存在,依附其生存的小勢力,卻也不少。
如此一來,自然耳目眾多。
萬花飄香實力如何、圖謀為何,他們也略知一二。
因此,在其前來接觸之時,不願助紂為虐的他們,頓知情況不妙,立即做出兩點安排。
第一點,遣人求救於“武林十七俠”。
與華楓等人數次交往之後,“烏蒙十八騎”對“武林十七俠”的行事風格,已然有所瞭解。
情知於情於理於義,“武林十七俠”都絕不會對萬花飄香之圖謀坐視不顧。
第二點,派人前迎救兵。
在進入銅仁府的數條官道之上,“烏蒙十八騎”都安排了人手,以告知自己之行蹤,力求與援兵儘快匯合。
正是“烏蒙十八騎”的未雨綢繆之舉,為自己贏得了活命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