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起的靜如山嶽,讓人心生高山仰止之感。
孟起的動如脫兔,讓人突生迅雷疾風之念。
十八羅漢僅有一人出招,而且只出一招,即已落敗,可謂相當憋屈。
如此結局,除華楓、姜瑤瑤、段今朝等有限幾人外,餘人都難以置信。
都處於震驚之中,連喝彩都已忘卻。
……
眼力不弱的同喜,更是內心無比震駭。
這孟起有這麼強?
如此戰力,恐怕比之“劫後餘生”四位大師,也是不遑多讓啊!
今日之事,我委實無能為力了!
話說這鉉清究竟是怎麼回事?
搬個援兵就這麼難嗎?
竟然遲遲不至!
這樣下去我該如何自處?
……
親自上場?
絕非其敵!
我之武功,與最先出戰的那名莽漢史武遠相比,或許還有得一拼。至於這位孟起嘛,只能退避三舍了。
拱手認輸?絕無可能!
少林寺櫛風沐雨,好不容易建立起千秋功業。
歷朝萬代雖有波折,但卻有驚無險、經久不衰,如今豈能葬送在我之手裡?
……
同喜正進退維谷之時,援兵終於到來!
不多,五人而已。
其中一人,還是前去求援的執事鉉清。
儘管真正的援兵只有四人,但同喜卻是如釋重負。
“劫後餘生”四位大師,共同出面應對外來之事,這在同喜的印象中,好像還從未有之。
數年之前,“華西三霸”的兩名師父上門挑戰,也僅是“餘生”兩位大師出面,即技退強敵。
可見,在主持及方丈心中,“華大聯盟”、“武林十七俠”的份量,委實極重。
同喜如此想法,其實並不正確。
慶劫、慶後、慶餘、慶生四位大師,之所以一起出面,主要原因在於華楓。
……